人生五十的第一場隨興演出
過了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又上台獨唱了,只因新書發表會。
小時候,每片上檔的卡通或八點檔連續劇,片頭或片尾曲總能琅琅上口。當時,衛生環境不是太好,小朋友因許久沒洗頭髮,都會生頭蝨,黑黑小小的那種。我卻因愛唱歌,可以不怯場的上台表演,常被開美容院的翠英阿姨抓上台去表演唱歌給來店的客人聽,因而得到免費洗頭的獎賞。因此,頭髮從來都香香,未曾生過頭蝨。
因為愛唱歌,小學二年級時,曾被老師抓上台去獨唱,站在偌大的司令台上,面對台下的師生唱歌,我還記得唱過,
「公雞啼 小鳥叫 太陽出來了
太陽當空照 對我微微笑
他笑我年紀小 又笑我志氣高
年紀小 志氣高 將來作個大英豪。」
後來小學四年級時,搬家了,轉學了,我沒能做成大英豪,卻變成害羞內向沒信心的小姑娘,只因轉學後適應不良。
當時湖小是採取新式教材,開放式教育,國語課本也不用背課文,教我們的老師剛好都很年輕,常在上課時講笑話,重點是我從來都沒有挨過板子。中正國小當時是用舊教材,每篇課文都得默背,錯三個字不合格,就得重新再來一次,每天幾乎都在考試,成績不理想,達不到老師要求,就會被罰寫好多遍,挨不完的板子,每天心情低落,每當早上要走到學校的那短短路程,腳步彷彿有千金重,總是邁步不開步伐,當走進學校大門時,彷彿來到白天的地獄,每天害怕上學,害怕學習,連我最愛的音樂課,也唱不出心中想要的音符了。
渾渾噩噩中渡過了我的小學生涯,國中時碰到了一個無為而治,容許我們在一定範圍內犯錯的導師,我反而變得自動自發,自主學習,功課好了,不再挨板子,朝良性發展,但也不曾想在學校裡表現出我對音樂的喜好,不想在學校參加合唱團,不想逗留在校園,但只要離開學校,音符旋律就會從我的心中釋放,從我的嘴巴唱出,我知道我還是愛唱歌的,但只有在我熟悉的環境裡,才敢放聲歌唱,家裡就是我釋放的地方,舉凡廚房、廁所、浴室、臥室,都有我駐足留下音符的影子。
可能是年紀大了吧!沒像年輕時覺得面子很重要,總是堅持,顧面子,覺得若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唱歌,不好聽會被批評,會覺得不好意思。藉著這次的新書發表會,把自己寫的金酒頌(改編自小蘋果),在新書發表會的現場勇敢唱出聲來,把四十年來假裝不勇敢的面具撤下,換上活潑原本開朗的我。
或許,我總是幸運,在我有這念頭時,剛好報名參加烏克麗麗教學,認識了吳老師,他聽到我有這想法時,義不容辭的滿口答應幫我伴奏,還自己帶他的擴音器喇叭來(雖然最後沒用到),表演當天還獲得一同出書的沈老師幫忙伴舞,更獲得了小美女宣萱小姐的鋼琴伴奏,演出了我人生五十的第一場即興演出,更獲得了台下觀眾如雷掌聲與好評。
我一直深信文字只是平面,配上音符才能使它立體。我想,我會繼續筆耕,遇到好曲,再想辦法填入屬於金門元素的好詞,讓音符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