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青岐綠石槽
每年春夏交替,正是綠石槽大爆發的時候,那天,我算好大潮退去,便往家門口不遠處的漁港走去,那裡是拜訪小金門綠石槽的勝地——青岐港。
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有著玄武岩奇觀的南山頭海域,礁岩石上的海蝕溝,便會覆蓋著滿滿的綠色海藻,似錦如帶,鋪陳出連綿不絕的綠色美景,叫人驚呼連連。這些以石蓴和滸苔為主的綠色藻類,佈滿石槽,當海水退盡,整條海岸岩礁就像碩大的綠色地毯,浮現眼前。這種縱向溝槽、紋理分明的岩脊,便是令人驚嘆的「綠石槽」景觀。
我在太陽西斜時來到海邊,從遊客中心走到綠石槽處,這一段約三百公尺的白色沙灘,潔淨平坦,整排禦敵工事的軌條砦,泰半已經深陷在堆積的海沙裡,不若往日的英姿風發。海風徐徐吹來,飄散著鹹鹹的氣味,放眼望去,落日餘暉,湛藍色的大海,映襯起翠綠色的石槽,繽紛如畫,氣象萬千,大自然渾然天成的印象美學,讓人流連忘返,潮起潮落,海水一波波襲了上來,綠石槽就慢慢的被淹沒了。於是,我後退了十幾步,停在玄武岩下方,雙手展開迎風,宛如一株蒼松,把自己嵌入千年的風化記憶中,綠石槽映入眼簾,透過海水的折射,彷如綠色魔毯、恰似青嫩草蓆,微微搖曳,婀娜多姿,此刻的它們,被我想像成跳著水中芭蕾的美人魚,沒入海水的綠石槽,婆娑嫵媚,迎來旅人們一陣又一陣的驚嘆。
這方大海,走過倥傯歲月,寫下峰火故事,兒時記憶,歷歷在目……當時海岸線被鐵絲網隔開著,靠近碉堡附近都是地雷區,戒嚴肅殺的氣氛,我們是不敢也不能靠近;然而,港口外廣大的海洋,卻是養家活口的所在,阿爸捕的魚,阿娘撿的貝類,都要從管制哨出海,才能有所收穫,那是戰火止歇的時代裡,把孩子們拉拔長大的艱辛步履。現在,衛兵撤哨,海岸開放,觀光客絡驛於途,當走在承載這麼多故事的海灘時,內心深處總是怦然不已,想著它的春雷不驚、驟雨無懼,想著它被無數砲火落下過,那一段枕戈待旦,保家衛國的榮光歲月。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太陽已經落入對岸山頭,薄薄的海霧,如夢似幻般緩緩飄了過來,海風向晚,涼意幾許,我趁著天斗尚有餘光,轉身回走,告別了這片寫滿故事的青岐綠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