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種花生(土豆)
種花生,要從備種開始,大嫂從去年秋天花生收成,就把種留了下來,過年時,有餘暇就來剝花生仁,就是準備春天來了好下種,講到剝花生仁,有一次同事說他小時侯也有經驗,媽媽都會用一個淺淺的藤製容器倒入很多花生仁,再抓一大把的熟花生,上面放一塊磚頭,讓他可以把花生在磚頭上壓一下,這樣剝起來手指頭比較不會痛,因為有熟的花生可以小小的獎賞,所以就有動力幫忙剝花生了,那時能吃花生也是一種奢侈品。
節氣立春過了,雨水來就可以種花生,但是今年雨水一直在期待中,不露臉,大嫂每天上山,先開始鬆土,因為上年紀了,也不能太勞動,就把耕作當成生活中,一種和土地結緣的快樂活,每天鬆幾股,我如果幾天沒上山,就發現大嫂的田又有進展了。
每年跟在大嫂的旁邊學習,卻每每都有新的收穫,今年大嫂一邊用鋤頭犁出田股,她說:「要先蝦蛄心(下股心),再犁出一股來。」因為我們的對話是閩南語,我一聽「蝦蛄心」想到的是大海的蝦蛄,仔細再聽才知道是「下股心」,意思是要先把一股的中間位置找出來,才能開始下種。
我說這樣就可以種了嗎?大嫂說不行要等犁出另一股才可以,然後開始種時,要走在股上,先放兩個花生仁,再每隔約一腳印那麼長再放兩個花生仁,一股好了,就輪到大嫂用鋤頭再犁出一股新的股溝,我再負責把花生仁一個腳印那麼長的距離種下,大嫂一邊犁股溝,一邊說:「安薯愛自己,土豆愛兄弟。」我很好奇是什麼意思?大嫂的種田智慧總是讓我學不完,她解釋說:「安薯愛自己,是它喜歡多一點的空間,才能長得又大又壯,花生則愛像兄弟一樣擠在一起,所以種時距離不要拉得太大。」大嫂還說在她娘家種的方式又有些差異,她的阿公種田功夫也是出名的。
這樣完成一股時,來回種時,每股都要種兩遍,將來花生長出苗來就會非常的旺盛,所以才說:「土豆,愛兄弟。」收成就會抱滿懷。
有一次一位辦公室年輕的同事,說小時侯媽媽要去田裡種花生,都會把她放在田的頭上,讓她在那裡自己玩耍,她記得媽媽動作慢,她的阿公,負責牽牛犁田,在後面追趕要媽媽快一些,媽媽是職業婦女,動作自然沒有那麼伶俐。
在挖股溝時,不時的撿到地瓜(安薯),有的已長出芽尖了,我趕快撿起來想可以再拿來種,大嫂又說了:「安薯仙,土豆鬼;意思說在田裡挖安薯,或是拔花生,怎麼挖,怎麼撿,都還可以找到它們,安薯如果不挖起來,它就會爛會臭蟲就會來。」果然我在種花生時就看到有一條蟲,細如一條絲線,不知道是什麼蟲?而遠處已種好的花生股,來了兩隻體型不小的喜鵲,我問大嫂要不要把牠趕走?大嫂以她的經驗回答我:「不免,牠是來吃蟲的,有時看見有地瓜也會啄食。」我種到田的尾端時,大嫂看見了,又會教我:「尾端這裡,還可以再種兩顆,這樣才不會浪費土地。」
這兩天清晨起來,金門有些薄霧,大嫂說這樣有點濕氣,花生才容易發芽,但是雨水仍沒有下成,因此,大嫂說需要灑些水,幫助花生發芽,現在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