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三代的咒語
咒語是魔法電影裡少不了的元素,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會念咒語,再用魔法棒點一下之後,就美夢成真,能像哈利波特一樣關關難過關關過,逢凶化吉無所不能。
我雖然沒有強大的法力,卻有念咒的語言能力,而這個咒語已經流傳了三代,源自於母親的口耳相傳,念咒者需要精通客語,才能將法力發揮到極致,到底這個法力有多神奇呢?祂能讓哭泣的孩子破啼為笑,如果沒有立即見效,就多念兩次,配合肢體語言的發揮,孩子必定會噗嗤的笑出來,原本緊張沉悶的氣氛,就會轉為開心愉悅。
我跟弟弟的年紀相仿,小時候,常因細故吵得天翻地覆,加上我的個性急躁,常常藉故發脾氣、哭鬧,老是安撫也不是辦法,媽媽就會唸上一段客家唸謠,「又好笑又好噭,阿公劚老貓,貓仔噭豺豺,湖鰍仔鑽地泥。」,就順利地化解了那個緊繃的氣氛,逗得我哈哈大笑。
後來自己為人母,小兒子遺傳了我的強大基因,哭鬧是家常便飯,常常哭到我的理智斷線,還好,他的客家話有一些程度,再加上我的生動表情,當唸謠結束,破冰行動就輕鬆過關了,看到他淚眼汪汪,哭到眼睛鼻子糊成一團,轉而帶著淚水的笑容,揮著小手討抱的情景,即使過了十多年,心頭都會甜甜的。
如今兒子已到了青春正好的年紀,雖然親子關係尚稱和諧,但偶有不對盤的時候,說也奇怪,這段神奇的咒語還是能發揮神奇的功力,或許是各自退讓一步,或是給對方一個眼神,常常很有默契的順利化解了危機。原來咒語的「笑」果一直都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