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園 看見「真實的」學生
發布日期:
作者:
趙南星。
點閱率:1,622
曾在國中教書一段時間的我,承蒙朋友邀約,在某大型補習班任教過一個寒假。該補習班共三個據點,都位於台北的精華區,可想而知學生素質一定不差。補習班老闆希望我幫忙上升國一的「戰鬥營」,說白了就是檢討考卷,為學生考私立國中做準備。
三個據點同一天上國文,但時間刻意錯開,讓老師有時間跑堂。從這個教室上完課,有一小時可移動,匆匆搭上捷運,再前往下一個教室。緊湊的行程常常讓人忘記上廁所和喝水,就這樣過了大半天,等到最後一堂課結束,才驚覺口好乾,膀胱好脹。
補習班和學校的生態也大不同:補習班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說話超級直接,覺得哪裡聽不懂或不公平就立刻講,要運用一些獎勵制度才能控制場面,在時間內上完進度;學校的學生就較為「含蓄」,可能因為每天都要看到這些老師,也知道上課不規矩會被處罰,甚至通知家長,對於純講述式的教學,較為「逆來順受」。(或許魂早就飄走了)
歷經補習班的「洗禮」,才明白為什麼老師們擠破頭要考上公立學校的正職:學生好管教、相較補習班壓力較小、作息穩定、較能照顧身體和家庭……有時聽到學校的老師抱怨學生,但真的來補習班走一遭才發現,學生在學校,真的表現很好啊!身在公立學校的老師,除了該珍惜工作外,也應時時與時俱進,免得活在舒適圈太久,教學能力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