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金門
以前我帶一位台灣籍的同事到金門來,當他踏出尚義機場時,他對我講的第一句話:我好像出國了。我問他為何有此感覺,他說沒有很多車輛往來的喧囂氣氛,環境非常安靜,而且呼吸的空氣也感覺比台灣清新。他一下子逃脫了台灣車水馬龍的喧囂環境和汽車排放的污穢空氣,而有這樣的感覺。我從他的話語中,領悟到安靜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是金門的重要觀光資源。
觀光是一種無煙囪的工業,基本上它不會污染空氣的品質。觀光是要有東西給人家看的,或有環境供大眾休憩和玩樂,這就是所謂的觀光資源。觀光資源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硬體指的是眼睛看得見的事物,例如歷史文物、建築、傳統文化、軍事設施和自然景觀;軟體包含眼睛看不見的心靈感受,例如乾淨的空氣(近年來,常被對岸不潔的空氣所籠罩),寧靜的環境和善良又熱情的居民。
一般人觀光的目的,在增廣閱歷,增進見聞,放鬆心情,陶冶身心,紓解壓力。這是一項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近年來,由於交通便捷,觀光事業蓬勃發展,為人民帶來許多商機,亦為國家帶來可觀的稅收。觀光的方式是多元的,有由旅行社規劃組團成行的,有個人規劃的自由行,也有為某種主題而特別安排的,如釣魚、觀鳥、觀星、運動、觀極光、賞鯨、觀賞野生動物、瀏覽自然或田野風光等。
金門的地域狹小,硬體的觀光資源有限,由旅行社組團來觀光,三天二夜的時間,幾乎可以將有特色的建築和軍事設施看完。雖然是走馬看花,玩玩就好,無法深入探索觀看的內涵,但目前的主流客人都是這樣來的。自由行的旅客,通常在事前都做好功課,所以能按圖索驥,從容不迫的觀賞,他們停留的時間一般都較長,也能深入地去瞭解金門的民俗風情。此外,也有少數純粹是來渡假的,他們來享受寧靜的環境,放鬆心情,欣賞美麗的夕陽,或安靜地閱讀一本書,以紓解繁忙工作的壓力。
到一個地區觀光,住宿和飲食也是重要的一環。金門的民宿是一個亮點,無論住閩式三合院或洋樓,由屋主親自接待,其感覺有如與家人相處的親切與自在,此與住大飯店的感受,大不相同。在地的金門飲食,如廣東粥、蚵仔煎、蚵仔麵線、芋頭豬腳、貢糖等,更有待大力的推廣。
然而,到不同的地區,體驗不同的生活,也是可以開創另一類的觀光。
我去日本旅遊時,曾參觀一家泡麵製作工廠,進去要買門票,他們的員工會教遊客如何製作泡麵,然後製成的泡麵可以帶回去。這種產業觀光可以讓遊客了解製作泡麵的方法,也可享受製作過程的樂趣。這種產業觀光,目前在金門尚沒見發展起來。金門有些特殊產業,如陶瓷廠、貢糖工廠、採石蚵等的生產,似乎也可以招攬觀光客來體驗它的生產過程。觀光客也可從中學習到物產的生產過程。
發展觀光是一種潮流、一種趨勢,世界各國都朝這方面發展。但各國有各國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內涵。金門的特色有哪些?深厚的閩南文化、華麗的洋樓建築、特殊的戰爭遺跡、幽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與台灣迥異的動物資源如鱟、歐亞水獺和鳥類,然而更重要的是誠實、熱情、願意幫助別人的善良民風。一位到台灣觀光旅遊的客人,無論在問路或被接待過程,都感受到台灣人的友善、熱誠和樂意幫助別人,所以他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金門民風淳樸、善良,樂於待人,這種觀光亮點當然不會比台灣人差。
金門的觀光,當然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硬體方面例如古建築的修護、軍事設施的活化再利用、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環境整潔的維護等,都可以再精心的規劃,目前相關單位也都在做。新頭至后湖之間的沙灘,潔淨美麗,有潛力發展為海上的遊樂;復國墩(蠔殼墩)的海岸,也可規劃為磯釣和海釣中心,這都是可考慮的發展方向。然而辦活動如料羅灣海泳、金廈海泳、馬拉松競賽等可吸引很多外來參與者,金門以生產高粱酒聞名於世,亦可於每年端午節舉辦品酒節或詩酒節,招攬各地酒客,促進觀光。金門大橋即將完成,這將是金門的新地標,如能完善地規劃,必能引來許多旅行者打卡。實際上,更重要的是軟體,要如何讓遊客有賓至如歸、心滿意足、願意再次光臨的感覺,這要從在地居民的道德和心靈培養起來,實較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