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心路
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此言果真不假,數年前因緣際會接下兼任教職的工作,從蒐集教材、製作簡報到熟背內容都煞費苦心,有時遇到瓶頸,還會暗罵自找苦吃。上課初始不諳節奏,準備內容捉襟見肘,甚至課程結束後氣喘吁吁、聲音沙啞、雙腿發軟,才發現為師實在難為。
當然師者也有一些新奇的發現,站在台上與台下角度截然不同,學生一舉一動可謂一覽無遺,以往學生們都以為在台下使壞,老師渾然不知,怎知老師只是不說,但不代表不知情,然而千金難買早知道,不禁為學生時代的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參與教學工作數年,特別喜愛於下課時間和學生一同閒聊,相較於上課時間嚴肅正經的教學,下課時間反而顯得輕鬆愜意,縱然可能延後自己的下班時光,但卻能使教學延伸,讓學生敞開心胸暢所欲言,了解其內心真正想法,甚至據以改善自身授課方針,何樂而不為呢?
韓愈《師說》曾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除了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有時也能於下課時間獲悉學生經歷的苦楚,他們如今遭遇的困難,也是我們年輕時候的瓶頸,當年的我們不啻是現在學生們的最佳寫照,縱然不同年代擁有看待事情不同的看法,然而彼此相互砥礪與運用過來經驗稍加排解,總能找到生命的出路。
老子道德經曾述:「既以與人,己愈多。」意指係有形的東西愈用會愈少,但是無形的東西卻愈用愈多。坐吃山會空,但智慧卻愈用愈聰明,慈悲心愈用愈廣泛,運用教學相長,讓施比受更有福。
譬如,近來下課與社會工作系同學閒聊,了解其未來工作取向,一位同學的工作憧憬令人印象深刻,渠表示畢業後想到就業服務站服務,為精神障礙或身心障礙的工作需求者媒合適當工作,可是面對現實又功利的職場,雇主不接納情有可原,處處碰壁可想而知,但他直言不畏懼也不氣餒,著實也為生活底層的人們帶來一絲希望。
有道是:「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采,天自安排。」自己的人生操控在自己的手上,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讓這個世界因為曾經有過我們的付出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