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兒時記趣》掏耳朵

發布日期:
作者: 樂山。
點閱率:744

依稀記得,小時候,有一點喜歡掏耳朵,又有一點害怕走避,那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變化,是一種很奇特的童年記憶,也是一種很微妙的內心感覺。

我生性怕癢,所以剛開始時,一直視掏耳朵為畏途,時常裹足不前,但是,「喜歡」檢查我耳朵清潔的四嬸婆,可從不輕易就放過我,不消幾個月,他就會把我喚到跟前,然後煞有介事的對我正經八百的說:「某某人啊,讓我看看你有沒有長耳屎?」而我,在這時,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忙說道:「阿婆,那一天你才幫我掏過的,沒有耳屎的!」她聽我說得斷然決然,但還是不肯放過我,她接著說:「是這樣嗎,那為甚麼就在最近,我時常一連叫了你好幾聲,你都聽不見?」這下子,我無話可說:無路可退了,只好任嬸婆「突擊檢查」一番,她一面小心翼翼的翻動我的耳朵,一面一連發出好幾聲「嘖!嘖!嘖!」的讚嘆聲,「太恐怖了,太恐怖了,難怪我每次大聲叫你,你還是聽不見。」

嬸婆深怕我趁機溜走,把我喚到屋內,然後從籃層內,取出一根髮簪,慢條斯理的要我趴在她的大腿上,先掏左耳,再掏右耳,有好幾次,我都因為怕痛怕癢,很想臨陣退縮,甚至落荒而逃,但是,都在嬸婆的「道德勸說」下而堅持下去,就這樣「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掏,一個願挨的持續到大功告成,然後,祖孫兩人相視而笑,並共同檢視輝煌的成果,都覺得不可思議│如此龐然大物,竟然能跟人體和平共處那麼長的時光,而不減其光華,亦云怪哉!奇矣!

結婚以後,掏耳朵的例行性工作,很自然的就輪到太座身上,太座是一位掏耳朵的高手,也是最不跟我講情面的厲害角色,她所使用的工具,和四嬸婆一樣,但是技法更加熟練:手段更是高明,這幾天,我時常覺得耳朵怪怪的,她得知此情報,馬上把握此千載難逢的良機,要我「附耳過去」,然後,就是她一陣陣的驚呼聲:「我會怕死,我會怕死,沒有人的耳朵像你這樣恐怖的!沒有人像你這樣恐怖的!難怪你會整夜都在掏著耳朵。」

太座二話不說,立刻命子女取來工具,就是一陣大刑伺候,我因為真的怕痛怕癢,有好幾次都作勢要躲開,但是,她好不容易才逮到的大好機會,豈肯輕易就罷手,我越想臨陣脫逃,她就越不放過我,惹得在一旁圍觀好戲的子女,個個捧腹大笑,也罷,也罷,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除了任她隨意擺佈外,也只能創機待勢、靜觀其變了。

太座說我的耳朵是屬於「濕耳」一型,換句話說,此型耳朵的缺點,是特別容易藏污納垢,所以,儘管每天我都作了很完善的清潔工作,但還是躲不過雜七雜八的髒東西的侵襲,難怪每過一陣子,都要勞駕太座「清理門戶」一番,說來也十分有趣和幾分慚愧,這種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的小事,也要勞師動眾的,實在是說不過去。我想,下一次,我應該速速從實招來,絕對不能再隱瞞「內」情了,要不然,活受罪的人最終還是我。

依稀記得,小時候,每一次到理髮店去理髮,理髮師都會在一切處理停當以後,順便幫客人清清耳朵,但是,時至今日,由於理髮店的經營型態,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幅度改變,再加上,技巧純熟的老師傅退休的退休、凋零的凋零,記憶中掏耳朵的榮景不再,那令人期待的噓寒問暖:閒話家常的場域不再。

我在想,在理髮店掏耳朵的流金歲月和甜美記憶,只怕老一輩的長者,可能都要在夢中追尋了。每思及此,總是讓人不勝噓唏!

以前,讀琦君女士追憶兒時的絕妙文章,總為她的悠悠情懷所深深吸引,在她「人人意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懷舊文字的導引下,有好幾次,都快跌進那種憂傷與溫馨兼而有之的氛圍當中,幾至不能自拔,更深覺好文章之撼動人心,其改變一個人的器識、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實是不容我們小覷。

掏耳朵,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行為了,它,在別人的心目中,可能無足輕重,沒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一個平凡如我的內心深處,卻是一場場令人期待的豐美饗宴,那一種叫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刻骨銘心的微妙感覺與感受,將一直伴隨我的流年歲月,直到永遠:永遠::::!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