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寧頭風雲

發布日期:
作者: 白棟樑。
點閱率:803

居民甲,是一家海產店的老闆,於金湖鎮而言,規模也不算小。初期乍聞開放觀光的她,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良機,於是立刻進行裝潢,並與旅行業者合作,可是幾年下來,裝潢的本不但未撈回來,還另外被倒了百多萬元。現在她寧可作散客的生意,再也不接旅行團的訂單;她嘆口氣道:

「我從國小就開始幫父母作生意,舉凡阿兵哥的一切需求,無所不包,想不到全家辛苦掙來的一爿店,卻因盲從而栽了一個大跟斗。據我所知,金門有太多像我這樣的倒楣人,但令人想不透的是,前仆後繼者還是大有人在。」

或許久疲的金門觀光事業,需要另一股強心劑。去年,政府突然再釋出小三通的新政策,此案一出,果然大為轟動,台灣的阿公阿婆絡繹於途,金門也到處充斥著大陸貨,然而短短的一年之後,情況又是如何呢?大陸的香煙一條只賣七十元(小金門五十元),而且都是掛著世界名牌,可是連金門人自己都不敢抽;至於林林總總的其它民生用品,導遊都一再警告遊客不要隨便購買,因為大陸的衣褲都染有螢光劑,食品暗藏有防腐劑,冬蟲夏草是鉛棒做的,啤酒的包裝有異:::,總之,金門不是大陸貨的購物天堂。何以導遊們甘冒大不韙?道理很簡單,因為脆弱的金門旅遊業,再也經不起任何打擊。既然這麼悲觀,莫非今後再也看不到金門的未來?其實也不盡然,俗語有言,在什麼地方跌倒,就應從那個地方爬起來,今天金門的觀光事業不但未造福鄉里,反而成為許多人的惡魘,主要是一開始就誤走媚俗的路線;金門堪稱是中華民國最有特色的一個縣份,戰地的部份不談,光是它古厝群的美,與海天一色的自然景觀,就足以壓倒群倫,可是這部份卻被徹底的忽略了;比如,與古寧頭近在咫尺的瓊林,它的宗祠、門第、古匾之美,連大陸都少見;另外溪邊海水浴場,這一帶沙岸之美,不亞印尼巴里島。可是這二處終年也見不到幾個遊客,這可不是暴殄天物麼?幸好在劣幣逐良幣下,終於有人警覺,而且發出不平之鳴,但他們非旅行業者,而是熱情的知識份子。

居民乙本來與金門毫無淵源,但是嫁給金門人後,竟然比在地人更愛這個地方,可稱為新金門人的典型。兩年前,夫妻倆結束台灣的事業,毅然的回到故居;目前,有四名小孩的她,正在金門技術學院進修,為的是更了解金門。兩年來,她越發覺得金門的郁香,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可去體會的。她說:

「以前我們金門有一位吳天進先生,他可以說是最投入的人,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田野調查,與傳統建築的檔案建立,但多少年了,他還是不斷有新的發現與心得;可惜二年前,他在一場車禍中過世。其實吳天進先生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本職是金門縣政府的司機,由於工作的因素,時常載到台灣來的教授,他覺得很奇怪,究竟金門有何魅力,讓這些教授們不厭其煩的一再奔波,於是決定跟著下車去看看,想不到這一跟,自己也看出心得與興趣。後來很多學者指名要找他,為的是要向他請益。」

金門不是手上的一張地圖,而是一個多采多姿的生命,然而在無法全面掌控下,她有一個方式,就是把金門分成好幾個區塊,然後逐一去了解。

據她的親自參與與觀察,華人地區尚保有「晉匾」儀式的,大概只剩金門了,所以去年一位大陸學者,也特別慕名前來參觀。而今年在古寧頭舉行「晉匾」隆重儀式的,是日香食品行。日香食品行於金門的糕餅業界,頗負盛名,尤其老闆李添財親手督製的傳統糕,更是列為金門的名產,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雖然行行出狀元,但是有幸一圓「晉匾」榮耀的,並不是李添財本人,而是他的兒子李進發。

居民丙,是八二三砲戰後的新生代,雖出生商賈之家,不過自小便知奮發向上,他從金門高中畢業後,先考上輔大的化工系,進而更上一層樓,擠進台大化研所。去年,他拿到博士學位,並進入中央研究院。

博士,在台灣的人口比例中並不算多,可是大家對博士這個名銜,好像也不特別在意;但怪的是,金門這個彈丸之地,博士並不算少,前後已有六十來位,光是古寧頭就佔去二十餘位。不過,只要有人能鯉躍龍門,登上鰲頭,照樣是地方大事,眾人皆與有榮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