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芸窗晨語》險被騙記

發布日期:
作者: 若晨。
點閱率:956

九十三年元旦的傍晚時分,舉家燈火通明,廚房正在怦然作響、熱鬧滾滾之時。手腳一向乾淨俐落的我,剛做好羹湯,稍事喘息之際,電話來了。我的心裡正在嘀咕,打電話的人真會挑時間,他一定是個標準的遠庖廚「君子」。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嗓門洪亮的男聲,自稱是台北某警察局的警員,開口就問我是否願意幫他們一個忙。平時最樂於助人的我,這時感覺一股俠義之氣沖上腦門,馬上二話不說的答應了。對方稱他們抓到一個偽造金融卡集團,逮到一個叫林清水的嫌犯,從他的車上找到贓款兩百多萬,偽造提款卡三百多張。因為在他的車上發現了我的資料,所以好心的「警員」,要我儘速與台中某專門處理此類案件的金融處理中心聯絡。「警員」還好心好意的要我準備紙筆把那電話抄錄下來,最後他更明說,因為他急著要通知其他的受害人,所以請我趕快打另外一支電話,以便加速處理這件案子。

早在老久之前,就常耳聞歹徒利用金融轉帳手法來詐財,所以我的心裡也大概猜出八、九。但不打那電話問個清楚,心上的石頭又如鯁在喉,所以我真的又撥了那「警員」給我的電話。電話接通了,那聲音:::::,一向對自己第六感深具信心的我,直覺那聲音就跟剛才好心好意的「警員」一個模樣,但我不敢明說。將經過情形說明後,接下來他當然是問我提款卡的帳號,「帳號」:::::,這敏感的話題終於露了餡,我怎可能將帳號告訴他?我告訴他,這種提款卡被偽造的事,應該是銀行和我的事,所以理應是銀行和我來處理,怎會「落到」由警局或什麼處理中心來處理?所以我就掛了電話。當然掛了電話後的我,說心情不受威脅,那是唬人的。我馬上把那張提款卡找了出來,即刻撥了服務電話去詢問。我尚未說清楚來由,那服務的人員馬上雲淡風輕的,像無事般的輕描淡寫告訴我:「那是騙人的,不要理他就好!」我的一顆七上八下的心終於放下了三、四個水桶,但仍是「三上四下」的讓人難以舒適。我又打了一通電話給在銀行上班的老姊同學,經她一番解釋,我終於喘了一口氣。當然整個事件的落幕,是直到我到銀行提款機刷卡後,發現款數並無短少後才畫下了句點。

事隔三天後,在金門日報上看到斗大的新聞:「歹徒用警員身份詐騙」。再一看兩位受害人,竟然有一位是跟我同姓,從新聞內容所報導的電話和歹徒行騙手法,也與我當天差點被騙是同出一轍。可見歹徒行騙對象的電話來源應是從電話簿中取得,他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預設很多的圈套,讓受害者把自己存款的銀行資料告訴歹徒,然後一步一步的踏入他預設好的圈套而受害。

這年頭好心還不一定真有好報。記得唸大學時,假日時最大的消遣,莫過於逛那熱鬧滾滾的夜市,有吃、有喝、有用、:::::萬物齊全,不但俗擱大碗。但最煞風景的事,莫過於在夜市的某個轉角或燈光幽暗處,常會不期然的看到那全身汙髒,躺在地上向人乞討的可憐人。此時我的心情總是矛盾至極。施捨些零錢給他,於我有如九牛一毛。但常耳聞有歹徒利用這些肢體殘缺的殘障人來乞討詐財的新聞,逼得我只好硬著頭皮,狠著心腸,頭也不回的走過。更常從報章雜誌上,看到好心人將車禍受害者送醫救治後,卻被受害者反咬一口變成了加害者。這年頭是怎麼啦?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簡直讓人搞不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大凡人心如果不貪,應該是不會受騙的。像行之有年的「金光黨」就是利用人心貪婪的弱點來行騙。但這年頭不但貪者會被騙,連不貪者也有可能會受騙,甚至連好心者也可能被騙。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因之混淆不清,人們不知道何者該為?何者不該做?更可怕的是他日若真的發生一件提款卡被偽造事件,又有幾人會相信呢?放羊的孩子因為說謊而失去了羊,但善良的人們,卻因為好心而受騙,這又要怎麼解釋呢?

「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湯」,像如此利用人心善良可欺的社會敗類,豈只是攪亂社會金融秩序而已,簡直是把社會的道德、價值、秩序也破壞了,真是罪大惡極,不可原諒。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