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講的話》吃糜腳做事懶
記憶中,阿嬤是個很俐落的人,說話快,做事快,就連吃飯也是用筷子扒幾下,就能把一碗地瓜稀飯吃完,她很少配菜,也從不坐在飯桌上聊天,我都是用很崇拜的心情看著阿嬤做事,我怎麼掃也掃不乾淨的地板細縫、刷也刷不白的長條椅椅腳,只要央求阿嬤這位高手出招,好像地板和長條椅就乖乖聽話了。而阿嬤的至理名言就是『吃糜腳,做事懶』,我曾經很好奇的問:「阿嬤,為什麼吃糜腳,就會做事懶呢?」
覺得好笑的阿嬤提醒我這個憨孫女,一個人吃飯慢慢的吃,做事情怎麼會動作快呢?而且,吃飯就要用掉很多時間,哪還有時間做事呢?務農人家,田裡的工作多如牛毛,家裡的事情也馬虎不得,所以,吃飯不能慢慢來,以免讓人感覺很懶散,更何況『懶惰人,屎尿厚。』一個人飯吃得多,老是要上廁所方便,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這樣似是而非的觀念,對我而言,好像跟書本所講差異很大,因為,老師說吃飯要細嚼慢嚥,至於該上廁所,也一定不能憋,以免憋出毛病來,只是,當時小小年紀的我,阿嬤像天一樣大,所說的話也像聖旨,所以,吃飯時能不說話,我一定安安靜靜,也儘可能加快速度吃飽飯離開飯桌,長大後的我,偶而鬧胃痛時,都要懷疑是不是跟小時候狼吞虎嚥吃飯有關。
在吃飯不再只是填飽肚皮,也是一種生活享受時,我想起阿嬤成長的那個年代是如此的艱困,難免都要心疼,更慶幸自己生長的年代,已經可以好整以暇坐在飯桌上吃飯閒磕牙,也不用擔心老是上廁所,還要煩惱洗手間在哪裡?至於『吃糜腳,做事懶』這句阿嬤生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我會記得告訴孩子:「卡早阿祖曾說過:::。」不過,更會提醒時代不同了,吃飯,慢慢來,別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