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我的民意代表生涯

發布日期:
作者: 翁雄飛。
點閱率:904

金門的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的各處民意機關也大多改建的雄壯華麗,去年夏天到鎮公所三樓參加一項會議,當電梯抵達三樓時,映入眼前的是一間舖有紅地毯和一排排整齊又高級的沙發椅子,一時我還以為走進了當年在台北的高級電影院呢?開會時燈火全開,還有中央空調冷氣,真是舒適的很,開完會還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平常雖曾到一樓辦公廳洽公,都沒有這次感受這麼強烈,這次上來會議室還是頭一遭,會後承蒙主辦單位帶領大家參觀了各個樓層。

上到二樓是戶政所,櫃檯式的服務台;每位承辦人員面前都放有背靠式座椅,讓洽公者都可坐著等待辦理,而那親切的服務態度和快速的電腦作業,使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轉上三樓是鎮民代表會,高尚寬敞的議事廳可比台灣姊妹市的設備還要氣派吧!現在的代表會除了有自己的經費預算;主席、副主席都有自己的辦公室,代表們也有共同的研究室,不僅每個月有固定的研究費、事務費、車馬費、開會時還另有出席費,加起來比一個中級公務員支領的月薪還高,所以近年來每逢選舉總是沸沸騰騰好不熱鬧,也出現一大堆亂象,許多熱心政治人士紛紛出來參選,時常也出現大爆滿的參選人,選季未到候選人為求勝出,早把選區踏遍,名片文宣更是多到變垃圾,想當初我也是個鎮民代表,但是際遇可跟現在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民國六十三年第二屆村里長及鄉鎮代表選舉,當時的村里長和代表都是無給職的,甚至連代表會也是沒有經費預算的空頭機關,所以參選這些職務一般人都視為畏途,一旦選上了四年的任期,起碼都要倒貼好幾萬元的私人預算,曾有一位知名的代表會主席公開表示,他當一任主席所花費的金錢足夠買一棟樓ㄚ厝,以前大家都苦哈哈的過日子,碰到選舉時大家能閃就閃,誰也不願去接那苦差事,當時可苦了民眾服務社主任,他是主要的輔選大將,不但要親自到處找人,還要磕頭拜託,才能勉強交差。

當年主任找上我時,我就知道大事不妙,我的個性又經不起人家三句拜託的好話,我再三的推辭;並提出不能參選的理由,除了經濟基礎不佳、孩子年幼需要照顧、小生意也沒請人完全要靠自己打理,所以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服務鄉親,恐有負所託,請主任另覓適當人選。在這種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時候,一旦被鎖定想要脫身說多難就有多難,主任則再三的保證,選舉除了不需花錢,選上了服務方面,只要全力配合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一直說到我無路可退,只好勉強答應出這趟公差,選舉公告發下來是同額競選,名片也不用印,更別說發文宣,又因為是小選區(一里為一選區)所以連政見發表會也省了免啦!是不競而選就順利當上第二屆鎮代表。

就職典禮在縣府禮堂舉行,全縣各鄉鎮當選人齊集一堂,縣長親自主持頒發當選證書,並監誓、攝影留念,典禮完畢回到民眾服務社二樓臨時議事廳(借用民眾服務社會議室)選舉主席、副主席,當時雖然有兩位代表登記參選主席,但還是一點選舉氣氛也沒有,就這樣成為正式的鎮民代表。任期內服務鄉親的事大多民眾服務社一手包辦,我們只需偶而配合一下,但其他多到讓人應接不暇的事,還真讓人意想不到,除了是代表,服務社委員的聘書也送來,寺廟的管理委員、宗親會的理事、學校的家長委員、還有接不完的紅白帖,那時舉辦各種活動的經費都要配合出來募集,自己家中的生意都靠內人自己打理,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兒,經常也兩頭無法兼顧,真是苦不堪言。

第一次代表大會開議時,雖然只有半天議程,但準備工作可不是三兩天可做好,依例先開預備會,分組審議鎮公所的工作報告,然後蒐集資料書寫提案書,準備質詢資料,開會當天仍然借用民眾服務社會議室舉行,全體代表都準時出席,鎮公所方面由鎮長親自率領副鎮長、民教、軍事、建設、戶政等各單位主管暨各國民小學校長列席,縣政府由民政科長蒞會指導,場面非常熱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