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心漫談》疼外孫去嘸來

發布日期:
作者: 敬耘。
點閱率:904

假日,女兒看見老爸出現,很興奮的要求她老爸:「爸比,回公館(婆家)吃飯,看阿公阿婆,丟石頭。」不等女兒跟她老爸撒嬌完,老媽由座位起身走向廚房,邊走邊說著:「飼大豬,牽去?;疼外孫,去嘸來。卡早聽你們阿嬤按呢說,還嘸感覺,真正是飼大漢了,就是人家的孫子了。」老媽這段話,聽起來好像有些心酸酸的。

我知道媽媽對我這個超齡結婚的女兒所生的孩子,簡直是疼到心坎裡,尤其因為出生體重就較表哥、表姊們輕更多,所以,照顧過程中付出非常多的心力,這會兒,女兒長大懂得表達了,會嚷嚷要跟爸爸回婆家,她心裡自然不是滋味,只是,她並沒把話聽完,其實,女兒的最愛是婆家四周都是農田、小圳溝,她隨地可撿小石頭,小手往空中一拋,常常又丟回自己的跟前,偶而幸運拋到農田或圳溝,她可以開心的又叫又跳,這樣的遊戲,她百玩不膩,所以,自然會要求她老爸帶她回去玩,可是,她又深懂她老爸孝順父母的心理,因此,她把看阿公阿婆擺在第一順位,丟石頭這件事小小聲說。

「媽,你沒聽見阿蜜蜜說要回去丟石頭嗎?」我陪在老媽後頭一起進廚房準備早餐,「我就知道,原來你們沒帶好她,怪不得有幾次回來都不肯乖乖睡覺,又哭又鬧的,孩子還這麼小,山邊水邊都去不得的。」老媽責怪起我這個假日媽媽了,只是,婆家就真的前面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鄉下人家嘛!就算不出門在庭院裡玩耍,也可以見山又見水的。只是,這樣抬槓下去,也不是辦法,我不得不嘴吧閉閉,心裡想著必須趕緊轉換話題。

「五姑媽好像又要買房子了?」我問,「對啊!金揚可能準備結婚了。」這個表弟超優秀的,研究所畢業,現在服國防役,聰明又孝順的好孩子,「要是阿嬤還在,不知道多開心。」我嘴裡說著,「那當然,阿嬤帶大的孫子。」媽媽回答我。打蛇隨棍上,所以,我趕緊問:「那他也是外孫啊!可是,專科寒假第一次打工賺三千塊,外婆和媽媽各一千,自己留一千當零用金。所以,才不會疼外孫,去嘸來呢!」媽媽不應我,我只得又接著說:「每次回公館,都很不好意思,蜜蜜只要由外頭回到屋內,看見電話,就指著電話喊著要找阿婆,我婆婆都會告訴她,阿婆在這裡,我又不能說她是要找你,免得老人家心理難受,只好趕緊把她帶回房間,用手機撥電話給你,我最討厭小孩子用手機的,可是,有人想阿婆想得非用電話和阿婆講幾句話不可,我只好乖乖用手機撥電話給你,你不覺得每次蜜蜜一出門,你都會接電話接得很煩嗎?所以,蜜蜜最愛你了。」媽媽聽了,嘴角揚了揚的微微笑了。

春節回去婆家三天,老式三合院的房子,冷得我們母女只能躲在房間裡開電暖氣禦寒,雖然很想提早回娘家,可是,又礙於習俗說出嫁的女兒,初一回娘家,會把娘家的福氣帶走。當我在電話中告訴媽媽:「這個年初一不能回娘家的習俗,應該要破除才對,以前人怕女兒提早一天回來,攜兒帶女的,會把娘家吃窮,所以,才會要女兒初二才能回娘家。」「我是不介意啊!那你就回來吧!」老媽在電話那頭輕鬆的回答。這時候,談話節目主持人談著:「為什麼女兒必須年初二回娘家,那是因為以前大陸幅員廣大,交通又不便,除夕總要在婆家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吧!初一起床打理好兒女,出門趕路,所以,回到娘家也都要初二了。」我笑著轉述這段話給媽媽聽,她也回憶起自己小時候陪媽媽回山裡邊的娘家,走過了竹橋,爬過了山坡,越過了小河,打早就出門,回到娘家已經是飯冷灶冷,大家都用過中餐了。小孩子肚子無法耐餓,難免哎哎叫,都會被唸愛哭又愛跟路。

我突然想起之前老媽唸的:「飼大豬,牽去 ;疼外孫,去嘸來。」這句俗語話,不趁這時候提醒更待何時呢?「以前交通不便的年代,外公外婆縱使疼外孫想外孫,也不好常往女兒家走動,等女兒回一趟娘家,又長路迢迢,所以,疼外孫又不能常見面,才會有『疼外孫,去嘸來』的說法。」我在電話這頭說著,老媽笑了笑:「好啦!初二你就早點回來就是了。」

我其實是知道媽媽唸歸唸,無論內外孫她都會一樣疼,只是,想到下一個春節就要把女兒帶回身邊讀書,不知道媽媽屆時又會冒出什麼金門的俗語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