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古早味
中教大附近有家饅頭店,我從年輕吃到老,每每經過總見排隊人龍,歷久不衰。那日天空下起濛濛雨,我與孩子雖然才剛吃完午餐,騎車行經店前,看見剛出爐白煙嬝嬝,忍不住趨前交關一番。
「鮮奶饅頭、紅糖饅頭、芋頭包和竹筍包,各五個。」
習慣買些備糧冷凍起來,想吃時就隨手可及,不用頂著豔陽冒著風雨出門採購。跟女店員點完口味和數量後,眼睛餘光瞥見躺在角落的槓子頭,立馬趕緊補上一句:「槓子頭兩個,分開裝。」
這裡的饅頭包子餡餅都是現作的,而且不添加防腐劑,種類多、口感佳又是銅板價,如果手腳不快一點,可能就得等下次出爐時間才買得到。
外皮鬆軟的饅頭包子,一向是早餐首選,睡眼惺忪齒齦鬆懶,咬起來較不費力。但是稍有硬度質地緊實的槓子頭,卻是茶餘飯後解饞點心不二選擇,因為那是吃巧不是吃飽,所以細嚼慢嚥之下,更能體會口齒留香的美食韻味。
回到家後,我將槓子頭表層噴些開水,然後放進微波爐熱一下,手端著熱熱槓子頭,還沒吃感覺就很溫暖,因為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和家中長輩分食共享的美好回憶,那年代經濟境遇不好,槓子頭便宜又有飽足感,幾個槓子頭就能滿足一家人口腹之慾,耐嚼耐放香醇有味。
女兒因為不喜歡乾吃,所以倒了一碗鮮奶,再將槓子頭撕成小塊放進碗裡,外皮脆硬,有層次的內裡吸飽奶汁帶點軟嫩,吃起來又是另番滋味。不管槓子頭乾溼兩吃哪個口感勝出,吃得出麵糰香,是我們倆共同心聲與推讚評論。
除了學校這家老店,在台中火車站綠川旁有家店的槓子頭也很有名,我只要去建國市場採買食材時,一定會繞過去買來現吃。攤車看板上槓子頭又註記「火燒」,是因為以前北方人把麵粉加水揉成團再用土炕烙熟,因含水量少,咀嚼時更能吃出香甜味。
在等待出爐期間,老闆時常與我閒聊,他很自豪誇口說他的槓子頭很傳統很原味,堅持山東老鄉口味,不加糖不加鹽,純手工製作,吃起來很天然又健康。老闆還教我,將槓子頭放入牛肉湯或羊肉湯內,北方人叫牛(羊)肉泡饃,吸飽湯汁後會更有味道,有機會我一定要試試看老闆家鄉特色吃法。
槓子頭,雖然沒有麵包店裡糕餅的精緻華麗,但簡單料理更能顯出食材原味,純樸、實在,愈嚼愈香,回味無窮。那古早滋味,很原始,有初心,一如人生,倘若能夠做到人簡單、事簡單、心簡單,沒有摻合過多雜物和羈絆,讓生命呈現簡單純淨樣態,就能自在活出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