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鄉的心———「參加家鄉守護成果交流研習營」有感

發布日期:
作者: 吳淑鈴。
點閱率:712
字型大小:

然後,是來自於馬祖中正國中王花主任的分享。首先,他引教育部吳次長解釋鄉土的話「鄉土使以自我為圓心,以情感為半徑,畫出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織成連綿不絕的歷史和文化。」所以,鄉土文化首要條件是自我的情感要先認同土地與人互動的關係,日積月累,發展出社群獨特的意義體系。當王主任介紹到馬祖鄉土文化的特色:閩越文化、閩東沿海文化、戰地文化::忽讓人覺得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沒錯,金門的閩南文化、戰地文化,更是豐厚。另外,我們的僑鄉文化、傳統聚落、自然風光,也是令人欣羨的。這麼優美的自然環境,更需要好好保護愛惜。他們也鼓勵青少年去做鄉土文化解說員和義工,這倒是為青少年提供了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在學校與社區的互動中,唯有放下身段,才能廣結善緣。」王主任用著親切的語氣說著。

同來自馬祖仁愛國小的王建華校長接著報告。黝黑的面貌加上隨和的身段,完全沒有一點校長的架勢。倒是語氣中充滿了無限的熱情與幽默的語調。當分享家鄉守護的心得時,句裡行間中更可見出他也是性情中人,「常常在展覽會上,或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多熱愛馬祖的朋友為馬祖拍照、寫文章,把馬祖拍得絕美,寫得絕妙。直覺的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熱愛馬祖?」另一方面「又覺得兒時的記憶慢慢消失,老人家的凋零比想像中還要快,而家鄉的環境也存在著一天天的隨著建設改變或破壞的隱憂。」所以,他告訴自己,「自己的家鄉,自己不愛誰來愛」。故當返鄉服務開始,他開始收集有關的鄉土資料,整理老人家的訪談記錄,蒐集鄉土諺語歌謠、老照片等,為故鄉做資料的匯集,後來更加入社區發展協會,服務的層面更廣,為的是讓故鄉更好。

在學校方面,也帶著孩子深入生活各角落,還繪製一張張可愛的家鄉地圖,探訪老人家的生活點滴,認養社區花圃,讓孩子協助清理社區垃圾,裝置社區公共空間,在社區的廟會裡表演大鼓陣、傳統鼓板,在學校附近的「官帽山」辦慶生會,在聖誕節帶著孩子挨家挨戶報佳音等,希望孩子可以真真確確融入社區,讓「守護家鄉」的種子可以從小萌芽。「唯有透過內心真正的感動,才可能激發出『一生守候』的熱情」王校長感性的說。

下午的研習,吃完飯就直奔台南的「安順鹽場」,行程排得非常緊湊。

首先由鹽田生態文化村的「村長」盧建銘先生(目前是昆陽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的講師)向我們介紹鹽田的概況。安順鹽場開始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其實歷史不算久遠,但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十分特出,位於台江內海的浮載地,加上鹽業所扮演的特殊進程:從日本統治下的企業鹽業到台灣光復後的工業鹽業,使得南寮鹽村有特殊的歷史角色。直到八十年代因科技工業的發展加上環境保育的潮流下,鹽場關閉。因為其地有豐富的鳥類自然資源,被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目前台南市政府正規劃推動「台江國家風景區」,希望在南寮鹽村設立「鹽田生態文化村」,期望能設置一個兼顧生態文化和觀光的村落。

在生態保育的計畫下,主要的工作有三大類,一是生態基礎資料的建立。二是棲地復育工作。三是解說教育人力的培訓。皆請學有專精的教授、學者規劃。另一方面,在鹽村建築的文化資產方面,也盡量做到維持及保存的功能,如鹽業生產的設施,鹽工生產工具的收集,鹽民聚落生活的痕跡:像廟宇、民國四十一年建成的紀念碑,鹽民宿舍,舊有的行政辦公室、鹽警所等的修護。期望能將鹽田的生態保育及鹽村文化做到最好,開創鹽田的第二春。盧老師的話不多,我想,他是個行動多於說話的人吧,從他黝黑的皮膚上,可以看出他為鹽田經過多少日曬雨淋。

突然想到金門的「西園鹽場」,擁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台澎金馬最古老的鹽場,曾經是地方居民集體記憶的公共場所,是居民生活與生命傳承的原動力,民國八十四年在受到國際鹽價、人工曬鹽成本過高、供過於求與經營年年虧損因素影響下,也關閉了。我們的「西園鹽場」並不比台南的「安順鹽場」差,如何好好規劃,讓它有一個更耀眼且恆久的新生,有關單位應該用點心。見到三月二十四日金門日報第二版中說道「本案(西園鹽場再生計畫案)因涉及觀光、社區營造(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等不同面向,各種發展有不同之經營管理方式,必須進一步評估,以目前縣府人力與能力均不足,必須委託專業辦理,同時本年度亦無編列是項預算,俟本縣工業策進會成立後,再辦理追加預算,委由該會辦理評估。」一篇報導愕然結束,我的心也不由得著急了起來,「西園鹽場」關閉近十年了,「西園鹽場再生計畫案」仍只是「有譜」,「會不會變成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本縣的文化建設仍須再加一點油。

接下來是台南市社區規劃師吳茂成先生的分享,他是以一位父親如何來推動「守護家鄉」的歷程來說。九年前,他攜著妻兒,一起學習做資源分類,一起種樹。在樹上繫上孩子的認養牌,帶著他澆水,綠化家園。「我是如此期待著,當謙兒、澍兒在社區中庭散步時,可以觀察到翩翩起舞的蝶兒,可以在社區生活中,學習如何照顧蝶兒的寶寶,火金姑的幼蟲,從中體驗照顧的不易和真義。」把一位人父的心情化成行動,他開始在班親會上,提議做河川保育,協助老師舉行「嘉南大圳」的鄉土教學,進行認識社區的行腳。然後,孩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會作詩了,會討論大圳的故事了。當他對著孩子班上的小孩講起大圳的故事時,童年時躺在父親身旁,聽父親說著家族、故鄉的種種稗官野史畫面,也不自覺的升浮了起來。

在為土地奮鬥,有美好,卻也有抗爭。當民國九十一年,爆發「台灣歷史博物館事件」──台江四百年來最大投資的文化建設面臨將被遷走的命運。身為台江子弟的他,拿起筆,提起腳,奔走庄社,遊說政府學校,推動台江社造鄉土教育,提出營造「文化沃土」「生態淨地」「科技新城」的生活願景。他說「我們都是撒種人,都曾為人子,繼承著先祖們的恩澤,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為人祖。我們要為子孫們來設想,撐起一個家,營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他是位有心的父親,對於他的小孩,也為對於他的家鄉。

最後一位分享的是來自於日本的森女士。整場報告他都是以一貫謙和的笑容感化著周圍的氣氛,從外表看來,他跟家鄉附近的婆婆媽媽沒有兩樣,樸素的衣著,微胖的身材,若不是親眼目睹,你不會相信如此充滿智慧又溫和的言語是從她口中散發出,所以,人真不可貌相,要學著對身邊的人謙虛,才真的學的到東西。

森女士是以一位媽媽的身份對社區做事,從單純的作家到辦谷根千社區雜誌,也是一路路慢慢摸索而來,是為了一個平實又崇高的理想:挖掘屬於故鄉的歷史,記錄身邊的生活面貌,創造一個生氣蓬勃的社區。她感性的說「我們理想中的社區是有風、有樹、有自然風光的社區。看的見青蛙、蜻蜓的社區。看得到富士山的社區。可以在巷道吵鬧的社區。小孩子可以迷路的社區。普通人家也住得起的社區。可以自由自在、逍遙過日子的社區。」很多事情,就為了一個美麗的夢,就值得奮鬥終身的。

為了阻止地下停車場的建設,他結合了一群人調查附近生態的情況,讓他們瞭解建造後的嚴重性;為了讓社區每個人可以遠眺美麗的富士山,他提出了富士山遠眺計畫;他帶著孩子探訪谷中墓地,這是有樹,風景優美的地方,帶著孩子撿拾大樹落下的果實,甚至帶著孩子晚上提著燈籠去探險,一改他們對墓地的恐懼;他也帶著孩子做大氣污染狀況的調查,只要一年兩次,用簡單的試紙測試,看試紙變化的顏色就可得知空氣品質,讓孩子學著去關懷我們的空氣、生活環境;當建築物下挖掘到史前遺跡,他也帶著小孩到現場觀察,美術課帶著小孩子仿做;在公園,他帶著小孩子手牽手圍大樹、水池,測量他們的圓周::森女士很忙,卻忙得很有意義。

三點多,陽光微弱。我們開始參觀安順鹽場。這次的研習並不輕鬆,不只聽講,更要報告。我們這組安排的是鹽田的生態環境,拍攝一些濕地生物倒是簡單,難的是一些會飛的鳥類,及植物及鳥類的名稱及習性。所以參觀的時候兢兢業業,認真聽講後,仍覺得對於生態不瞭解,因為解說員主要是在說一些鹽田的歷史及產業,對於我們這組報告的內容非常不利,所以,看到展示屋中有關生態的資料,只好不停地抄寫或強記。但既然來了,鹽田的風景仍是要欣賞的,怎可顧此失彼呢?

利用漂流的木頭所做的雕刻,利用貝殼所做的裝飾,為觀看鳥類將計畫設立的觀鳥窗,日落的鹽場景色,堆砌成小山的鹽顆粒,雖然鹽田仍在重整,荒涼頹敗的景色仍多,但對於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我,倒是有不少新奇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