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康乃馨的季節》媽媽,我們想念您!

發布日期:
作者: 小路得。
點閱率:967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又是溫馨五月天,到處可看到各式各樣的康乃馨花朵,旅外遊子們也爭相返家與媽媽共度佳節。然而,在這特別的節日裡,卻讓我更加想念媽媽,因為,今年媽媽不在了,她已去到遙遠的天國! 

  媽媽是古寧頭林厝人,於民國三年出生,且是一位多才多藝又具傳統賢淑的平凡女人,更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媽媽,在早期科技不發達的時代,加上金門位處離島,且適逢戰亂烽火連天,生活物資極為欠缺的情況下,媽媽更具有一雙巧手,她在十三歲時就能幫鄰里新娘梳妝打扮,手藝之巧,令大家稱讚不已;十六歲經媒妁之言嫁到隔壁村西浦頭,那時,我爸爸的家庭環境並不好,很多人都「破嘴」不贊同,因外公家境不錯,但考慮離家裡很近,以當時車子少,交通不便,往來都靠徒步,女兒嫁近一點,回娘家總是比較方便,其實說是近,走路也要三十分鐘呢!不過,以當時來說,已經算是很近了,當然,媽媽結婚後,兩家往來密切是無話可說,尤其媽媽生了八個小孩,六男二女,我是排行老么,哥哥姊姊們小時候就經常到外公外婆家玩,好像是在「行灶腳」呢!

媽媽除了要照顧小孩、伺候公婆外,還要上山種田,有時還要忍受爸爸莫名其妙的責罵,真是替她可憐,但媽媽常常忍氣吞聲,從來不怨天尤人,而且很喜樂的勤儉持家,多次當選為全縣模範母親,受各界首長表揚與肯定,還有她做衣服的才藝,更是一把罩,除了她自己穿的旗袍外,家裡大大小小的衣服,甚至小時後穿的鞋子,都是她自己做的,親朋好友的衣服,不管年輕或年長的,簡單的或複雜的,爭相請她代勞,她都很樂意且免費的幫忙,口碑當然是一級棒,真佩服她那雙巧手呀!

媽媽四十六歲時才生我,姪女都比我大二歲,憶起小時候,媽媽出門時,總是帶著姪女出門,偶爾也帶我出去,若有人問起:「那是妳孫子嗎?」媽媽每次都會很含糊的回答:「嗯!」。剛開始我都覺得有點怪怪,腦海裡都有一個問號,明明我是她女兒,我叫她「媽媽」,為何她要如此回答呢?小時候就是比較傻,也不敢問,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現回想起來,大概是以前知識水準較低,沒有節育的觀念,當然就一直生產報國,所以,婦女年過四十還在生育的比比皆是!猜想媽媽是覺得難為情才如此說吧!

爸爸在我二歲那年,就因操勞成疾而離開我們去到另一個世界,家裡所有重擔都落在媽媽身上,雖然她不識字,但卻含辛茹苦把我們養育成人,個個皆受良好的教育,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這一點頗令她感到很安慰,但也因操勞過度累壞身體。民國八十七年,媽媽生病住院,病情蠻嚴重的,晚上我去病房照護,她一直交代事情,好像是在交代後事,我向醫生探問媽媽的病情,醫生搖頭苦笑,代表很不樂觀,當時心裡真的好難過,整個晚上都無法入眠,眼睛就盯著儀器看,若有不正常反應,心裡開始很緊張、很害怕,加上鄰床看護告訴我:「妳一個人在這裡照顧不大好,最好多找哥哥來比較妥當,萬一有什麼三長二短,妳自己一人沒辦法處理:::」,但是,我不停地祈禱,求上帝恩待與憐憫,盼能讓媽媽的病趕快痊癒,因媽是家裡的依靠,我不能失去她,從小就覺得沒有爸爸是一件很可憐的事,如果再沒有媽媽,那豈不是更可憐嗎?所以,整晚我都在向神祈求,或許我的誠心與懇切感動了上帝,媽媽的病情也漸漸穩定,不久就康復出院,真的很感謝上帝聽了我的祈禱。

民國九十年底,媽媽的身體逐漸衰老,骨骼也開始退化,以致行動不方便,由於家人各有各的事業,只好僱請外傭幫忙,然在媽心中,家中大事小事從不假他人之手,雖沒讀過書不識字,但擁有高雅的氣質,穿的不是什麼名牌布料,卻是自已一針一線縫製而成的漂亮旗袍,所選擇的色彩系列,令人看了償心悅目,感覺很有氣質、很親切、很慈祥。長年以來,生活起居都親自打點,突然要改變由別人來伺候,心裡一時無法調適過來。其實,更重要的是,平常媽勤儉慣了,還要兒女多花錢請幫傭來照顧她,心裡是非常捨不得呀!因此,常常說些有的沒有,我們只好一邊開導、一邊安慰,最後才慢慢適應,直到去年七月中旬,也就是媽媽九十歲生日前幾天,六哥、六嫂、姊姊、姊夫自台返金探視媽媽,因姊姊於去年三月間感覺肋骨下面部位有點痛痛的,但礙於SARS 肆虐期間不敢去醫院,一直忍到六月份疫情退燒時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竟是肺癌末期,天啊!真叫一家人無法相信,因平日除了媽媽與我最親近之外,就是姊姊了,凡是心裡有什麼不愉快或難題,一定會跟媽媽或姊姊商量,她們既是良師,也是益友,更是精神上最大的支柱,如今媽媽年老了,姊姊怎可以得病?我心裡一直在吶喊,上蒼最疼惜我,應該不會有如此不幸的事情發生,一定是弄錯,我請姊姊再到其他大醫院仔細檢查,結果仍然是一樣的,令我不知偷偷流了多少眼淚,倒是姊姊想得開,覺得生老病死,人生不就是如此嘛!所以她要趁還能走、能動的時候,趕快走動走動,因此在媽媽生日前夕與多年未返金的姊夫一起回來,六哥、六嫂他們也剛好計畫這時回來,媽媽看到他們,當然很高興,不過也不知媽媽有先見之明,或是母子連心?其實姊姊的事,我們都不敢告訴她,媽媽的身體機能雖然有些退化,但腦筋一直都很清楚,耳聰目明,原本精神還不錯,待哥哥、姊姊返台之後,媽媽就變得比較想睡覺,也不太想講話,幾天過後,於七月三十日早上,三哥打電話到辦公室找我:「媽媽現從醫院回來,你趕快回來。」我的心突然揪在一起,掛斷電話,趕緊填寫假單回家,一路上內心一直吶喊:「媽!您要堅強點,不可丟下我不管,您為我付出那麼多,都還沒報答您呢!:::」五分鐘的車程很快就到了,當我衝進媽媽的房間,直覺她的手腳有點冷,趕緊拚命幫她按摩,媽的手才慢慢有點暖和,同時,也趕緊請表妹幫忙打電話通知外子,請他帶小孩一起來看外婆,果然,不一會兒的工夫,大家都趕來了,孩子們叫「外婆」時,她老人家還有反應,眼睛稍微張了一下,此時,鄰居長輩要來幫媽穿壽衣(此壽衣是媽在二十幾年前親自縫製準備的,可見她想的多麼周到),我看她呼吸蠻正常的,加上心裡一直覺得媽媽不會這麼快就走,所以請鄰居長輩慢點幫她換壽衣,當然,這時親朋好友也都趕來探望,然大哥認為還是先幫媽媽換衣服比較妥當,我也就不再堅持了,抱媽媽到客廳後,一切打點妥當,媽媽就這樣安息主懷,沒有掙扎、沒有痛苦,那麼的自然,就好像睡著了一樣!

媽剛離開我們的第一天,家人都在她身邊守靈,第二天入殮時,她的臉一樣美麗、漂亮、慈祥,好像在告訴我說:「不要難過,上帝會保佑妳的」啊!爸爸離開我們時,我才二歲,什麼事都不懂,也沒有什麼印象,媽媽離開我們,卻是我第一次嘗到親人永別的滋味,怎叫我不傷心難過?我的心不時在淌血,相信這種心境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得出來。鄰居們皆前來安慰:「妳媽媽活到九十歲,子孫又多,算是很好命,很有福氣,不要難過了。」可是,內心仍忍不住悲痛,獨自一個人跑到房間盡情的哭泣,哥哥也勸我,不要太傷心,要保重身體,往後還有很多天需要忙,身體要緊,大家體恤我,怕我身體受不了,晚上都叫我回去休息,可是,每當夜深人靜時,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媽媽,眼淚就開始不停的流,每每帶著淚水進入睡,每每在睡夢中和媽媽相見,與她有說有笑,真的好開心喔!

守靈期間,每天天還未亮即趕回西浦頭守在媽媽身旁,由於家族成員多,親戚也多,光是訃聞子孫稱謂名冊就寫了好幾天,因此準備了將近十二天才舉行告別式。期間感謝外子的體貼與關懷,讓我一路支撐過來。

今年的母親節,我不能像往常一樣,唱著「康乃馨」的歌給媽聽,但這首歌的曲調優美、歌詞貼切,我很喜歡,是丁歧元先生作曲,劉錦土先生作詞,在此與大家分享,歌詞是這樣寫的:「胸前佩上一朵康乃馨,憶起年老的母親,她膝下兒女成群,嘗盡多少酸辛,她臉上掛滿皺紋,埋葬多少青春,蠟燭自甘燒成灰燼,放出光明,母親一生胼手胝足,為誰操心?啊:::母親您的慈愛,永世不泯。」媽媽的偉大,真是無人能比,媽媽,我很感謝您養育之恩,也好想您,您永遠活在我心裡。

以前,每逢溫馨的母親節,我胸前都是別上紅色康乃馨,代表媽媽還健在,今年,卻要換成白色的,第一次要拿起這白色康乃馨,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雖然,我知道媽已經卸下世上的重擔去到天國,有一天我們還會在那兒相見,但每次想起她慈祥的容顏,總不免要傷心、難過、和掉眼淚,真後悔以前沒有多陪陪她老人家,如今才深深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啊!願天下所有媽媽都有一個快樂的母親節,也希望所有為人子女的能好好孝順父母,趁父母健在時就能「知恩」、「感恩」、「報恩」,免得後悔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