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鍾秀傳

發布日期:
作者: 王瑞慶。
點閱率:1,114
字型大小:

王鍾秀,道光甲申4年12月10日酉時生,光緒丁丑3年10月5日戌時卒(西元1824年-1877年),享壽54歲。原籍金門,名啟浯、字炳璋、號披源、官章鍾秀、諡章秀(日據台戶籍登載)。
鍾秀公自幼秉持庭訓,才識敏練,為當道所知,歷承提軍施公、林公,鎮軍薛公延佐戎幕。道光三十年以儒生之資,得任提軍施得高幕僚,書有「重建武廟」捐題碑記(現存金門內武廟)。咸豐年間來台寄籍,期間隨鎮軍林向榮(字龍江)掌內幕,咸豐十一年,以官章鍾秀之名再書「殉難義塚碑記」,內文記載當時功名已進升同知銜(五品)。
同治元年,鎮軍林向榮(字龍江)討伐民亂戴潮春(字萬生),身陷斗六城,九月間城破軍潰,林鎮殉職,鍾秀公與舉人王獻瑤等數人皆被執,鍾秀公為偽丞相莊天賜所救,後從間道脫回牛罵頭(即今之清水),從泉人(即蔡源順)以拒賊。同治二年八月,左宗棠疏言,調派提軍林文察(字密卿)赴台剿匪,以而延攬內幕,轉敗為功,事平論功,獎五品頂戴,賞戴藍翎。自此遷居彰化,同治四年家變失子(名祖傳)、喪偶,續有彰化城李氏也好(金娘)。(其堂設有「王氏家廟」,廟堂懸有「恩魁」匾、同僚王世清之「狀元及第」匾、舉人王獻瑤之「文魁」匾及五世祖妣翁氏蕊娘「節孝旌表」牌匾。)鍾秀公於光緒3年(戶籍載明治11年),一命嗚呼。
鍾秀公辭世後,尚有僕役、豐厚家產,孤子王三(原名祖榮)亦能接受良好之教育,然其舉止柔和、性格溫吞,其母不忍參加科考,遂罷求功名。及其長也,與埤源頭謝氏金鳳結婚,日子堪稱安逸。不料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人來台,抗日死傷慘烈,乙未(1895年8月)八卦山之役尤烈。鄰友來言:日本番人來台,恐將對官宦子弟不利;王三為反日求生,迫走他處,開始四處避逃,與家人分居,隱沒淡出。生長男番木、次男番水,乃因走避日本番人,史載比比皆是,當時台語土話稱「走番仔反」,其子命名皆取一「番」字,寄寓於此。後遂漸散家財,為保先禰鍾秀及祖宗功德,將王氏家廟以王三之名設規立堂,取名祭祀公業王三規堂,另引據「大槐宮」典故,比喻富貴權勢的虛幻無常,將公業嘗田產業號名祭祀公業王三槐堂,另有先禰鍾秀邀集宗親同僚狀元王世清(直隸南和人)、舉人王獻瑤(嘉邑鹽水港保鹽水港竹仔街王恕記,今台南市鹽水區朝琴路)、疑似彰化宗親後世王友芬(彰化市中正路)之祖考騰雲妻侯氏欽褒節孝派系……等,共組之祭祀公業王公會祀產,初期以王卿淇為管理人,後改王茂盛為管理人,流傳後世。
王鍾秀先祖原籍北直(北京),並推溯自江蘇太倉王氏分支,祖祠楹聯:「炎宋初興聯登五百餘進士,皇明啟運裁入四十八翰林」,因以為世序,有別於「開閩第一」系統,金門王氏族譜為起雲公裔派譜系。
康熙甲子23年(1684年)10月下旬,康熙帝第一次南巡,相傳起雲公十八農夫同救康熙聖駕功勳,賜襲總兵入京(疑似駐滄州),轉而入閩來金開基。傳至五世祖考儒士諱克津(珍)字國彩髮妻,半山人(另說後浦)翁順女翁氏諱蕊娘,生於乾隆戊辰13年7月27日辰時,逝於嘉慶庚辰25年9月10日未時。乾隆35年,時年23歲結婚,迨乾隆38年夫故,氏時年26歲,矢志撫三歲孤諱媽愿(字嘉陞)成立,婚配李氏諱姜娘,傳子諱文溪(字三錫號騰波諡誠敬),又早卒,嗚呼!婆媳、祖孫相依,辛苦貧困,遂復撫育四歲孫三錫成立,守節48年,及至後世曾孫三錫長子鍾秀,軍功五品藍翎頂戴。同治七年,舉人林豪、生員洪作舟等具報請旌,由寄籍侯官縣(倉後舖)請准建旌表總坊提名(設位節孝祠),福建布政使司轉飭金門縣承本籍知照,並得自旌表建坊,節孝聯文:「守四十八年冰霜貞節,撫六七兩世孤苦零丁」。
鍾秀公為慎終追遠表孝思,得取功名後,遂著即考世系、訪查史冊,亦託友人鄭紀南(字蘭汀)繙閱泉州郡志協詢,查考先祖起雲公功績;咸豐丙辰六年蒲月,經考核、推論為江蘇省太倉州分駐直隸省滄州來金,非開閩第一審知公苗裔。太倉王氏明初子孫昭穆即以祖祠楹聯:炎宋初興聯登五百餘進士,皇明啟運裁入四十八翰林,擬定昭穆序,以三十年為一代,遠接太倉祖祠楹聯編字,推測一世祖為聯文第七之「五」字為序,其後二世及後數世,即以此「五」字之下十餘字蟬聯遞序,並推及後世子孫,庶葛藟繁生,枝葉相接,不敢淆紊!倘後世以此聯文序盡了,可再行編句增序。曰:此系承先制且為後人因源竟委、接續宗枝起見,故不得已而上序祖宗,非敢故蹈不為父作諡之戒也,是為序。昆仲合撰家譜,光宗耀祖。
在臺後隨鎮軍林向榮(字龍江),於咸豐十一年書善化百二甲「殉難義塚碑記」,碑文載誌張丙事件,蔡長青一軍等先烈,初由把總李瑞麟,購地掩諸暴露,後有爵帥王得祿同溫兆鳳等,倡捐廉俸,築為義塚,又置曾文胡厝寮義田,交安平協收貯,春、秋二祭。間因原義塚被溪水沖毀,吳朝良捐貲移築高阜,在曾文溪內,後又崩陷。適林龍江經此目擊,恐其決損,募以抄封曾文百二甲園業為穴所。全台南北、澎湖水陸兵弁捐資移築,再置義田。林公促其記事,勒石陰所,并詳紀移建規條及捐貲芳名,以昭不朽。文刻五品同知銜王鍾秀捐銀八元,並記載「百二甲曾文忠魂義塚」坐向、長寬、面積,增購義田。署名王鍾秀書丹,後遂以官章行於世,見諸史冊。
然於同治元年,鎮軍林帥罔顧帷幕參議,恣意入城駐守,策略失算,全軍身陷斗六城,如鱉入甕,受困糧匱,煮鞋烹馬,九月間城破軍潰,無限哀戚,鍾秀公自城牆壁洞逃出與同僚舉人王獻瑤等數人皆被執,為偽丞相莊天賜所救,後脫回牛罵頭(即今清水),從泉人以拒賊。據歷代口傳(十一世煙山口述),逆賊隨後追殺,抄捷徑至蔡源順家(清水大戶)躲避穀堆中,經蔡先生情義相助,先智勇辭退亂民而獲救,再搭其商船回京聲援,後結為親家。
同治二年八月,左宗棠疏言,調派提軍林文察(副將王世清)赴台剿匪,以而延攬內幕,悉心籌畫,所向皆捷,轉敗為功,事平論功,由軍功加封五品同知銜,獎五品頂戴,賞戴藍翎。
時局暫告太平,遂遷居彰化市,大難不死而後福,正值慶功昇平之際,卻突遭家變而喪子(祖傳)、其母洪氏玉璽(鍾秀原配),不忍愛子猝死,乃鬱抑自戕而亡(葬於八卦山),於同治四年八月三日喪,繼有婢從主殉(或女從母殉),五日三死(十世祖妣梨弟口述),嗚呼哀哉,極度崩潰,落寞寡歡,不思公務,並一度想出家為僧,經主官夫人媒介,覓得彰化城內李氏也好(金娘),遂續聘之。其父誠敬公生平清白傳家,非分之財一毫不苟,恐以司職一兵兩餉,貽累為患,同治八年十一月臨終囑託三弟森田知照四弟鍾祿能習父職,宜陳明上憲,力辭為是!嫡長披源司馬當時已佐銅山陳恭戎內幕,匍匐旋里,遂述先禰遺志,上書夏協軍,以勉先人守分奉公、家風克紹之志,府君因鍾秀公同知銜而例贈五品。隔年六月,生母相繼而亡……。
長子祖傳猝逝,立有嗣子祖繼(亡佚),而後再出祖述(亡佚),終僅存一子,乃九世祖祖榮(名三)傳世。老來得子,得以重建家業,當可補償家變之憾。並倡捐修築彰化城東門外(即今縣議會前中山路旁)南北溝(十一世鏡湖口述)。
鍾秀公前因身陷斗六城得逃脫,抄捷徑至蔡源順家(清水大戶)獲救,連戰公子連勝文夫人蔡依珊,即出自本家族。後事平論功,為報救命之恩,時值當家蔡時超先生病重,乃將愛女婚配其子,試圖沖喜,於光緒年間,家傳為親家(蔡源順家族)因水權與人結怨之事調停,後於飲宴中誤食毒膳,一命嗚呼。
  近年訪查,經查訪由蔡家後代口述得知,當年抓獲海盜,就送到彰化給親家(師爺)法辦。令人莞爾!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