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通往月球的路:崇德社區

發布日期:
作者: 賴提妮。
點閱率:946

小學生的本土認證學習單列了高雄各地區的景點,但因為高雄幅員廣大,旗山、田寮、內門等地仍無緣一遊。偶然去農業局網站找資料,看到了田寮月世界周邊的一日遊行程,便幫小孩一齊報名了。在左營高鐵站集合後,就上遊覽車前往月世界。地點相當方便,一下車的停車場旁就是日月禪寺,供遊客使用洗手間,還可見到著僧服的僧尼仙風道骨地在月球路、禪寺間來往著。
行程說輕鬆也不輕鬆,十一月的冬陽依舊射目。解說員是一位當地的返鄉女青年朱小姐,瀟灑地騎乘一台電動滑板車往返於景點之間,上下坡自如。地景公園中可看到像是工地現場的泥土堆,原來是因為今年雨多,將泥岩沖刷滑落下來,惡地山丘地形會越來越矮,可能幾年後就會消失。
走著走著,看到一群樹被斷頭的怵目驚心畫面,朱小姐說那是外來種銀合歡,適應旱地能力超強,為了當地生態著想,公部門只好砍除。
有沒有聽過樹的聲音?園內種植了不少檸檬桉,樹皮呈現泛白光滑,解說員要我們耳朵貼近樹幹,聽水分從根部往莖幹上輸送的達達聲響。地景公園不算特別大,許多遊客逛一圈就打道回府,他們好奇地側頭看我們饒有興味地研究樹木。如果沒有聽解說,也不知道原來樹幹會發出聲音,不是因為啄木鳥或蟲害。
接著去看黃麻園,又在崇德社區的活動中心編黃麻繩串皂。朱小姐教大家用大腿搓揉黃麻,編轉成細繩。據說早年的小孩為了可以吃月餅,暑假每天都在幫忙編繩。現在只能在岡山籮筐會看得到了,達人阿伯當日也在現場示範給大家看如何編粗繩。
社區活動中心平常是供應老年人早午餐的場地,一個月餐費只要六百,設籍外縣市的八百,主辦的社區發展協會考量獨居老人的狀況,任由長輩裝剩菜回去當晚餐,真是佛心來著。
當地不是所有區塊都是惡地,因此也產地瓜、竹筍、芭樂、蜜蕉,供餐都是取自在地食材。廚師是一位越南媽媽,雖然聽不太懂她介紹的菜名,但份量多又可口,火龍果染色的飯、地瓜可樂餅、酸筍片等,還有,原來豆乳雞是起源於田寮的!
崇德社區不大,位在小山坡上,民生補給得到鄰近的阿蓮市區。這位女主廚不簡單,平常除了煮大鍋飯給老人家吃,也跟夫婿一起種水果,小孩念國一了,一家人安然自得於田園農事、炊事中,令月宮嫦娥也好生豔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