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歲末感言

發布日期:
作者: 郎英。
點閱率:1,669

110是多災多難的疫年,再過不久將送走死氣沉沉的它,滿心期待111能帶來令人振奮的光明與希望。
回顧這「疫」年,我經歷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是「空前」,卻可能不是「絕後」,讓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想法與感受。這些因疫而生的感悟中,最戲劇性最深刻的都和「口罩」有關。
在疫情前,口罩只是口罩,為了阻擋塵霾而戴,疫情之後,為了抵擋病毒而戴。但是到了後疫情階段,口罩不再只是口罩,它儼然成了無臉面具,可以掩護情緒真實感受的防禦盾牌,不必戰戰兢兢顧慮他人眼光,不怕被批「擺張臭臉」,不怕遭責「皮笑肉不笑」,喜怒哀樂可以隨心所欲自在收放。
記得那次緊急停課,主任接獲客訴電話,當她轉知訊息時口氣很嗆,用詞尖酸辛辣,讓人聽了很不舒服很不受尊重。心裡嘀咕:「話可以好好講,幹嘛這麼刻薄。」然後默念:「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內心不停的翻騰交戰,臉上表情也不斷變換,拉長臉、癟著嘴、嘟起唇、吐舌頭……透過臉部運動釋放負面壓力,避免力爭爆發口角,而能如此安然渡劫的幕後功臣,就是那一片薄薄的口罩。
口罩,成了事緩則圓的修練場。多觀察少講話,以靜制動,待機而動,幫我爭取時間思考周慮,從此少了煙硝味,多了醍醐味。
還有一天,因為出門過於匆忙,直到市場正想開口選購食材時才驚覺忘了戴口罩。當下真糗,進退兩難,老闆娘察覺端倪,二話不說從身後抽屜拿出一片口罩遞給我說:「我也常會忘記。」聽完她同理心的說法和燃眉之急暖心解危,我除了道謝還是道謝,趕緊戴上,嘴角感動的微笑幅度,久久不散。
口罩,成了感恩戴德的媒介物。從那一天起,隨身背包裡總會多備一片,除了因應不時之需,也希望能有機會幫到有需要幫忙的人。
前些日子,為了讓學生看清楚ㄥ和ㄣ的發音,我摘下口罩極盡所能上演唇舌之戰。久未展露真面目,坦誠相見感到有些無措,但因過於誇張嘴型,惹得孩子哈哈大笑,沉悶課堂瞬間化作笑彈天堂。原來,口罩下也有春天,迎來心花朵朵開,看他們閃閃發亮的眼眸,比天上的星星還美。
眼看牆上月曆即將迎新送舊,我的心也跟上腳步除舊佈新。新年111,許下三個心願,一願無病無痛身體健康,二願無災無難平安喜樂,三願無嗔無怨守本真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