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照片.說故事》天倫缺憾,時代悲劇

發布日期:
作者: 思明。
點閱率:674

這幀照片已五十一年了,乍看即是一個極不協調的組合。這是圖中小男童五十一年前(六歲)與母親(二十四歲)及老祖父(六十四歲)的合照,可謂是老弱婦孺的一家。

孩童的父親務農,二十歲(1947年)那年初完婚,年末生育小男童後,為走避被征召(抽壯丁)充當軍伕的命運,偕同村友遠赴新加坡謀生,第二年(1949年)原欲從廈門輾轉返鄉探親過年,未料國共爭戰金廈阻絕而滯留廈門,至此只能隻身留在異地等待時機返金,然而烽火連年、戰亂不斷,在返鄉無望的十年後再婚,後於六十四歲(1980年)那年客死異鄉終其一生。四五十年來兩岸對峙,音訊杳然,彼此間接所能獲得的訊息寥寥無幾,晚近兩岸情勢漸趨和緩時,男童方探悉父親廈門的家況而互通音訊。

男童從未在家中看過此一照片。追憶這張照片,是男童上小學時,在烈嶼青岐洪水切的照相館所拍攝,是老祖父託新加坡返鄉華僑轉寄至廈門給男童父親,男童父親於臨終時交代廈門家人要好好保存,等待兩岸和平兄弟相認時交予男童作為信物。

兩岸隔絕四五十年後開啟小三通,男童得於2004年赴廈門尋找父親廈門的家人而與弟妺相認團聚,始能首次見到想像中的父親及印象模糊的老祖父,可是皆已天人永隔,空留回憶了。

這半世紀前的合影,不僅蘊含著三四十年代許多金門家庭的悲情,同時也呈現出殘酷的戰爭和無情的政治,造成無數人離鄉背井,妻離子散而終其一生,無疑是人生際遇的不幸、坎坷、滄桑與無奈的真實寫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