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講武德

發布日期:
作者: 楊鎮宇。
點閱率:1,261

「吼,我被對手射死了!」七歲的棠在客廳怒吼。
「我要下去領包裹啦!」棠的媽媽說了這句話,轉身離開,「碰」一聲,關上大門。
聽到客廳傳出陣陣聲響,我從書房走到客廳,棠正在地板打滾與嘶吼。
「怎麼啦?發生什麼事?」我還搞不清楚情況。
「剛剛手機鈴聲響,我拿手機給媽媽,害我的角色被對手射死了啦!」聽起來,棠的煩躁感大噴發。
「喔喔,因為要拿手機給媽媽,所以你的遊戲角色就輸了,是嗎?」我再次確認棠的意思。
「對啊!我本來可以躲起來,因為拿手機給媽媽,我就呆呆站在那,被對手射死了啦。」棠說出更多細節。
「哇!不講武德!直接對戰,誰輸誰贏還不知道呢,沒想到因為拿手機給媽媽,你卻輸了,這真的不講武德啊!」最近網路影片有句「年輕人不講武德」成了棠的口頭禪,我當下聯想到,直接拿來用。
原先在地上打滾的棠,聽了我這番「武德論」後,不滾了。他定定坐著,好似咀嚼剛剛的情境。
生活,常有期待落空的時刻,種種情緒相應而生,不知如何是好。在情緒外頭說話,往往不到點,像是「沒什麼大不了」、「不需要這樣吧!」
外顯的情緒如同燃燒的火堆,大人拿「道理」來蓋住火,往往造成悶燒,甚至蔓延到其他場景其他事件。這類話好比「怎麼那麼不懂事,媽媽要接電話講正事!」「一點小事就這樣,不准哭!」
這時,大門重啟,媽媽拎包裹進門。
「沒有武德啦,棠棠沒有準備,就被對手開槍射死了啦!」我大聲嚷嚷。
媽媽「哦」了一聲:「原來是這樣啊,真的很沒有武德耶!」
「我槍法很準,打敗對手很多次呢。」棠嘴角略略上揚,輕快地說:「媽媽我幫你拿包裹。」
與其說道理,不如說到小孩的心裡。猜想小孩情緒的起因,瞄準起火點,抽掉薪材,情緒自然降溫。神清氣爽之際,道理自然流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