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講的話》呷菜豆呷老老
晚餐,從廚房端出一盤翠綠的菜豆,老公和妹妹歡呼:「哇!看起來好好吃喔!」對於不諳廚藝的我,如何燙青菜,已練就一身好工夫,喜歡吃原味的,就可以直接享用,至於喜歡重口味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調味料沾著吃,各取所需,皆大歡喜。飯後,我看著盤底朝天的盤子,很開心的說出阿嬤在世時,常掛在嘴邊的古早話:「呷菜豆,呷老老。」
客家庄來的另一半,有聽沒有懂,要我好好說清楚講明白,我笑著回答:「兒時,端午節那天,阿嬤一定會準備兩道菜,一道是炒茄子,另一道就是煮菜豆,原因就是老人家都會特別叮嚀,在這一天裡,不僅雄黃、艾草等物品可以闢邪,吃了菜豆,還可以吃出長壽來。」至於是不是因為菜豆的形狀長長的,所以,取其形,鼓勵大家多吃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這我就無從考據了。
我的阿嬤其實對菜豆情有獨鍾,晚年,家門口附近有塊空地,她整理後,請叔叔幫忙用竹子搭起棚架,種上幾畦的菜豆,苗剛初長時,阿嬤每天從井裡打水澆,等開花打菜豆開始,她天天巡視著有無菜蟲或附近人家的雞偷吃,說也奇怪,不曾撒過農藥,菜豆卻每次都大豐收。阿嬤採下菜豆後,仔細打包,遇有人要搭機到台北,就會請託拿給家住松山機場附近的姑姑,因為抵達時,一通電話打給姑姑,她會即時出現在機場領走的。那些年,我因為工作上的需求,常要台金兩地奔波,看阿嬤那麼認真的準備著,我都要在心裡想:超重的行李費,拿來買菜豆吃都還有剩,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多年來,自己也升格當媽媽了,才了解阿嬤的菜豆,是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那裡頭有著是一個母親滿滿的愛心和親情。
為了吸引大家都來吃菜豆,阿嬤求新求變,看外面鹽酥雞的攤子賣炸過的菜豆,生意頗好,所以,她也學著用小火和少許油炸新鮮的菜豆,一起鍋,撒上些許胡椒鹽,讓孫子孫女們這些挑嘴的小蘿蔔頭,吃得不亦樂乎,看得阿嬤直呼很值得。而媽媽知道客家菜裡有一道湯,是菜豆煮過曬乾後,用排骨一起煮湯,可以讓人喝得生津開胃,在跟阿嬤建議後,老人家笑得很開心的說:「青吃都不夠,還要曬乾。」無論阿嬤的菜豆再怎麼豐收,大家都很捧場的,絕不會讓菜豆有被冷落的時候,也因為如此,阿嬤更是把種菜豆當作年度大事,甚至於人在台灣,還會懸念著叔叔不知道是不是記得回官澳澆菜。
那年,端午節過後沒多久,阿嬤就悄悄的走了,或許真的應證她老人家的「呷菜豆,呷老老」的古早話,阿嬤健康且高齡的走完人生最後的階段。轉眼,又是菜豆盛產的季節,端午節也將屆,當阿嬤講過的話竟然由我口中再轉述出來時,我心裡想著:也許年年端午節,我也都要準備菜豆這道菜,把阿嬤的健康思惟傳承下去,讓家裡每個人都能如阿嬤所說的「呷菜豆,呷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