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戰營憶往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書茶。
點閱率:803

第四天的課程到料羅參觀蛙人部隊表演,蛙人是訓練最嚴格的部隊,特種泳技訓練,早期蛙兵的特殊任務是要潛入大陸沿海地區從事滲透、襲擾、破壞等工作,每位蛙人都訓練一身泳技及戰技,我們到達料羅海灘參觀,首先表演蛙人操、格鬥、奪刀、劈磚、踢木板等戰技,緊接著表演海上操舟,水中爆破等特技,海龍蛙兵個個身手矯健,超乎常人的表演,令人嘆為觀止。下午參觀花崗石醫院,這座完全建築在花崗石岩洞之內的地下醫院,係由官兵以無畏的意志,必成的信念,歷經兩年的時間於民國六十九年完工啟用,醫療設施齊全,為地區軍民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令學員們讚佩不已。晚間則實施夜行軍,由營本部幹訓班集合出發,摸黑繞大太湖一圈後返回幹訓班,訓練學員在夜間的膽識及適應能力。

第五天的課程是安排戰地軍經景點參觀,學員分為兩組,一組先到小金門參觀,另一組則在大金門地區首先參觀莒光樓,代表金門精神的地標,中華郵政曾為它發行紀念郵票。緊接著來到馳名中外的金門酒廠參觀,酒廠是金門社會福利的大功臣,每年盈餘數十億,學員們爭相品嚐金門高粱酒的濃郁酒香。第三站到古寧頭戰史館了解國軍奮勇作戰,獲得古寧頭大捷,使台海局勢轉危為安的戰場遺址,戰役文物史料。第四站來到金門陶瓷廠,參觀全國唯一的官窯,了解金門陶瓷藝品的美觀精緻。第五站參觀八二三戰史館,了解國軍反砲戰守護金門,獲得八二三砲戰勝利之相關文物、史料及珍貴照片。藉以緬懷當年參戰官兵之英勇事蹟,進而飲水思源。最後參觀山后民俗文化村,欣賞最具代表性的金門傳統聚落閩南式建築文化,俗稱十八間厝,內有一棟佈置成迎娶新娘景況,有禮堂、洞房、花轎等,頓時引起學員們的好奇,紛紛坐上花轎拍照留念,晚間則實施心得分享。

第六天的課程到碧山靶場實施步槍實彈射擊,由金東師支援教官,先做安全提示、射擊原則講解、瞄準要領、射擊預留等,最後實施一七五公尺實彈射擊,每位學員射擊五發子彈,射擊成果打滿靶的學員亦不在少數,並由營主任頒發榮譽紀念章乙枚。下午到西洪舊機場參觀戰甲車操練,由南雄師林兜戰車連支援,教官先介紹戰車性能、人員編組,然後操演步戰協同作戰,當戰車啟動、攻擊前進,發出隆隆震撼聲,步兵在後跟進,猶如鐵甲雄兵,攻無不勝,戰無不克,最後學員分組搭乘裝甲運兵車,體驗戰甲車在戰場奔馳的滋味。晚間則實施心得分享。

第七天的課程則到峰上實施火砲射擊震撼教育,由金東師支援六○、八一迫擊砲,由教官先對學員做安全提示,火砲性能說明,然後對海上暗礁實施標定射擊。下午則到獅山砲陣地,參觀一五五榴砲砲操,演練砲操戰士動作純熟,就砲位置、任務報數、裝填、發射等,操練弟兄動作迅速快捷、整齊劃一、精神抖擻、氣宇軒昂,贏得學員們熱烈掌聲,紛紛搶著與弟兄合影留念。晚間則實施心得分享。

第八天的課程是行車訓練,由營本部幹訓班集結出發,學員成兩路蹤隊沿伯玉路徒步行軍前進,終點中山紀念林,全程概約十六公里,學員大部均能走完全程,毅力可嘉。下午則走訪救國團金門青年活動中心,了解青年活動中心成立的目的及服務的項目。晚間則舉行惜別晚會,由學員精心策劃節目,依依離情、珍重再見,惜別晚會使學員們更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欲罷不能。

第九天的課程是坑道巡禮,也是金戰營活動的最高潮,學員首先來到擎天廳參觀,這座地下電影院,可容納近千人集會,完全用人工開挖於民國五十二年完工,廳內長五十公尺,寬十八公尺、高十一公尺,前總統蔣中正親題「擎天廳」三個擘窠大字,就是一柱擎天之意,後面則銜掛擎天、虎軍、班超、登步、誠實、神獅、神豹、藍天、海光等代表金防部所屬各部隊光榮傳統的隊徽。緊接著我們貫穿金門最長的坑道「中央坑道」,全長概約四千公尺,可容納戰甲機動打擊部隊向南海岸、北海岸、東海岸進出反擊,坑道工程可謂鬼斧神工。出了坑道之後,我們來到太武山公墓,學員們以最虔誠的心向陣亡將士行禮致敬,隨後我們向金門最高峰「太武山」前進,雖然北風凜冽,冷風刺骨,但學員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向目標勇往邁進,此時救國團主任李鍾桂博士也特地趕來與我們在「毋忘在莒」勒石前會師,學員們揮手勝利歡呼,熱烈的聲音在太武山嶺悠揚迴盪,歷久不止,隨後全體學員合影留念,留下八十四年冬令金門戰鬥營活動的歷史鏡頭,並圓滿結束金戰營行程。

第十天學員們換上輕鬆的便服,帶著滿滿的回憶及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金門,營主任及所有辦班幹部早已在料羅碼頭歡送,配合軍樂隊演奏歌曲,離情依依,感嘆時光匆促,相互擁抱,甚至淚流滿面,互道珍重再見。

隨著金門解嚴開放觀光,駐軍不斷精簡裁撤,戰地角色逐漸解密,早期吸引後方青年學子的金門戰鬥營,持續在每年寒、暑假開辦近三十年後,也隨著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又一批三天兩夜的金門觀光旅遊團,但金戰營活動的內容仍然是最具特色,軍事項目既緊張又刺激,且動感十足,新鮮震撼,扣人心弦,現在隨著觀光旅遊團來金門參觀的,仍然有很多早期在金門服役以及曾經參加過寒、暑假金門戰鬥營的朋友,他們來金門懷舊,舊地重遊,他鄉遇故知,倍感親切,永遠無法割捨金門戰鬥營不一樣的戰地旅遊憶記。(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