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念真情》麵線風情
麵線鎮仔
母親娘家鄰居有一家,專門做手工麵線,大家都叫老闆「麵線鎮仔」,小時候陪母親回娘家,我常看到天氣好時,他們家的大院子晒著一竿一竿的麵線,那竿子是木頭釘製的,兩頭有支撐,中間有一長木頭,可以插進去一支支的短木桿,木桿上是做好的長長的麵線,在陽光下曝曬,自成一種特別的風情,我記得母親也會要我們姐妹到「麵線鎮仔」家買麵線,所以有機會觀看到麵線製作的過程,有時看到把抽長的麵線盤成一只一只,頗有藝術品的造型,很耐人尋味!我記得「麵線鎮仔」家的孩子有的和我們家相仿,有一位和我的大姐是很好的姐妹淘,有一個兒子和我小學同學,所以,我們其實也常有來往,我從小就對於麵線很有興趣,「麵線鎮仔」在製作麵線時,神情非常的專注,工作檯附近則是麵粉夾在空氣中飄盪,有時他的孩子也可以幫忙,可以說是一種家庭的手工產業,金門人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會用到麵線,所以,其實銷路不錯。
後來,我到台灣讀書,再回來工作,但這時金門也有很多變動,「麵線鎮仔」一家似乎也遷台了,因為,我有機會再回母親的娘家,看不到太陽下,那在風中飄動的麵線,記憶中的麵線風情,總有一股麵粉的馨香在流動,讓人十分的想念。
雞蛋麵線
五○年代的金門,大家的生活都比較貧瘠,所以,只有遇到生日,母親為了給孩子慶祝,才會煮一碗雞蛋麵線,雖然麵線裡沒有多少豐富的配料,但是能有一碗麵線,配上金門的紅蔥頭油蔥,那香、酥的紅蔥頭是十分誘人的,而金門麵線的Q、韌,耐咬有勁,是孩子們的最愛,當然雞蛋是難得的一整顆,因為物質的貧瘠,雞蛋算是奢侈品哩!平常如有鄰居家有喜事送紅蛋,常是姐妹要用縫衣服的線來切割成幾塊,大家分著吃;生日吃雞蛋麵線,是表示像雞蛋一樣脫殼,平安、順利成長,有一種期許和祝福,麵線更有福壽線長的含意。
豬腳麵線
金門人常祝福生女兒的家庭,說是將來有「豬腳麵線」可以吃了,聽說金門的女兒,結婚後,為了孝順娘家的父母,父母生日時,要備「豬腳麵線」去為父母祝壽,可能是豬腳含有膠質,對於長輩的健康有幫助,且麵線代表福壽線長,長命百歲的祝福之意,如果人家盡生兒子,都會語帶含意的說:「沒有女兒給你送『豬腳麵線』了!」可見有個女兒,是多麼貼心的事。
坐月子麵線
我記得坐月子時,婆婆和嫂嫂為我準備了許多滋補的料理,其中麵線常是主角,有時用豬肝來搭配麵線有時用瘦肉來搭配,既營養又豐富,有時婆婆和嫂嫂怕我吃膩了,常常設法變換花樣,但只有麵線卻成了主角很少更動,所以,即使吃「麻油雞」,也會水煮一些麵線,讓我拌著那湯頭來吃,生老三時,兩個女兒已長大了些,所以,有時孩子和我一起分享,而麵線對孩子來說既可口又易消化。
餛飩麵線
我的娘家在金城,有一家餛飩麵線是老字號,以前在模範街後面的巷子裡,那時大姐的孩子喜歡吃,所以我們偶而會光顧,我說偶而是那個年代,可以上小吃店吃的經濟能力,並不寬裕,因此印象更是深刻,後來出了社會,生活也有一些改善,外甥暑假從台灣回來,我們就會去吃一碗餛飩麵線,現在這一家老字號已經由以前的老闆的兒子接手,地點也換到金城車站附近的巷子,我結婚後,常住娘家,所以我的孩子也成了這一家「餛飩麵線」的新客人,麵線易消化,是我選擇的主要原因,現在,則成了偶而要去光顧,彷彿是吃感情的。
麵線拌
我嫁到瓊林後,知道瓊林有一道「麵線拌」很出名,是金門獨一無二的料理,它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麵線煮前要先蒸過,麵線會顯得粗些,但似乎Q度更強,更耐咀嚼,再配上瓊林有名的海蚵,因為瓊林海蚵大家都知道「多一耳」(耳要用閩南語唸,才會傳神),所以說這一道「麵線拌」簡直堪稱「山珍海味」又鮮、又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先生的「麵線拌」是十分拿手,常有好朋友點名要先生料理這一道獨特的料理。
黃魚麵線
黃魚,今年(九十三年)七月到馬祖,當地稱黃魚為大海的黃金,可見得牠的珍貴,金門早期也產黃魚,家庭較富裕的人家才吃得起,據說用黃魚來煮麵線,既營養又鮮美,對於老人家和小孩都是一道很適宜的料理,我有機會偶而吃到,是因為大姐夫是廣東人,對美食情有獨鍾,所以有時黃魚盛產,價錢較平價,母親疼愛女婿,就會買來料理,我們就有機會分一杯羹,如今還念念不忘,那鮮美的滋味哩!
竹甲魚麵線
竹甲魚是金門常見的魚產,牠的肉質細嫩,而且非常的Q,金門人常會拿來做成「竹甲魚麵線」,相信喜歡海鮮的鄉親,可能聽到就要流口水,因為新鮮的「竹甲魚」魚肉又鮮又甜,煮時湯頭自然的甘甜,根本不用放味精,而麵線就把那湯頭吸得飽飽的,讓人吃了還想再吃,不會覺得膩。
黃隻魚麵線
黃隻魚是金門近海就可以捕撈的小魚,魚剌非常的多,可是吃過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說:「讚!」據說把黃隻魚煎過,再加水煮,煮過之後,把湯拿來煮麵線,是天下美味,我初始以前黃隻魚魚剌非常多,如果和軟滑的麵線一起料理,怕會被魚剌剌到,結果,問清楚之後,原來是先把鮮美的湯煮出來,再拿來下麵線,諸君不妨一試!相信會有讓人驚喜的滋味。
金門開放觀光以後,麵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不僅,是我們在地人的好料理,更可以研發出不同的口味和口感,還有結合金門其他的原料開發出更廣闊的空間,分享海內外的朋友,有的用高粱有的用地瓜,有的用芋頭,相信,金門的鄉親可以更用心,讓麵線風情可以推廣到各處,讓更多的人群一起來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