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與我
小時候,大約五、六歲吧,那時還沒上小學,居住在草屯,最喜歡帶著弟弟和鄰居的哥哥姊姊們,上屋後的小山丘捅蜜蜂窩。既緊張又刺激。當大哥哥拿著長長的竹竿去戳蜜蜂窩,小跟班們就緊張的直嚷嚷,等戳到時,蜜蜂飛出來,大哥哥、大姊姊跑得快,一溜煙就不見了,我和弟弟則連滾帶爬滾下山丘。回到家時,一身髒兮兮的,有時還會負傷。有一天,又瞞著媽媽上山探險,忘了媽媽說要帶我們去看戲的事。等玩累了,回家找不到媽媽,才記起這件事,於是帶著弟弟去戲園子。園門已經關了,進不去,我帶著弟弟繞著戲園子轉來轉去,終於找到一個洞口(也許是狗洞),鑽了進去。剛好看到戲台上,一位穿著黑衣,滿頭亮片的媽媽(苦旦),拿著細竹條,坐在椅子上,邊哭邊唱邊打跪在她面前的孩兒,我嚇得大哭,哭聲震全場。也因這驚人一哭,讓母親迅速找到我們姊弟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戲劇。印象深刻,至今仍然忘不了。
父親是軍人,隨著職位的升遷,舉家遷到板橋婦聯一村。婦聯一村佔地甚廣,是一個蠻大的眷村。搬去不久,就進入中山國小,開始我的讀書生涯。村外有農村,有時演野台歌仔戲,我和弟弟也會搬著椅子前去觀賞。雖然聽不懂,還是非常愛看。當時人們生活並不富裕,演員們的戲服也不華麗,但是頭上的珠飾、亮片深深吸引我的目光。回到家中還會學著舞動,在客廳中表演給父母看。可是,到了三、四年級即進入惡補時期,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看戲了。
等考上初中,脫離惡補,頓覺輕鬆,也較有時間觀看電視歌仔戲。對於當時紅極一時的小生楊麗花、葉青、柳青、黃香蓮,我都非常喜愛,花旦則獨愛許秀年。高中時期,又迷上平劇,周日常與父親一同欣賞。那時偏愛徐璐和胡少安,只要有他們演出,我和爸爸都不會錯失,也會跟著哼哼唱唱。當時生活安定,國泰民安,表現在戲劇上,則見服裝色彩艷麗,款式繁複。平劇的舞台設置簡單,布幕、一桌二椅,和一些簡單的道具,雖然簡單,但是質感都很好。對於平劇中的生、旦、淨、丑各種角色的臉部化妝;語言與動作的特殊風格;舞台動作的象徵性;身段、手勢的旋律性,更是深深著迷。電視歌仔戲就更華麗了,美不勝收,像一齣一齣精緻的閩南語古裝連續劇。
婚後搬到花蓮,就較少看戲。直到去年搬回金門,得知城隍廟前每年都會請知名的歌仔戲團演出,心裡就非常期待,畢竟我已有四十多年不曾看過野台戲了。今年四月間,為慶祝金城鎮北鎮廟北極玄天上帝萬壽聖誕,享譽國內外的明華園歌仔戲團,應邀抵達金門公演三天。我和兒子鴻文每晚都提前一小時抵達現場,佔得好位置,仔細觀賞。明華園歌仔戲團以歌仔戲為基礎,吸收了現代劇的精華,使得場景變化多節奏快,語言典雅又趣味橫生,更與科技結合,有絢麗的聲光效果,有較多的道具,使觀賞者更易了解劇情。乾冰產生的霧氣,增加了上天入地的神祕效果,吊鋼絲更為小朋友喜愛。演員們精湛的舞臺動作,令人讚佩,也使我回味無窮。
浯島城隍廟遷治三百二十四週年,也安排了一連六天的扮仙酬神活動,請來福建漳州筍仔薌劇團演出,可說是一個觀摩漳州戲劇的好機會。薌劇團的表演方式較為傳統,舞台場景的轉換是象徵性而非寫實性的,只有一桌二椅簡單的道具,所以我們必須專心聆聽唱詞或唸白,注意演出者的動作表情,方能了解場景和劇情。
金門文化中心升級為金門縣文化局時,舉辦了一系列的文藝活動,包括邀請蘭陽歌仔戲劇團演出︽杜子春︾。蘭陽歌仔戲劇團的藝術總監是黃春明先生,他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也是︽杜子春︾一劇的總編導。也正因此,將小說改編成戲劇時,方能合情合理,觀劇後又能有所領悟。演出的方式吸收了話劇劇場的成分, 與傳統歌仔戲有一些差異。唱段少對白多,動作也較少傳統的身段,增加了劇場中戲劇性的誇張動作。改變後的歌仔戲更是老少咸宜,也較能吸引青少年觀賞。
金門城慶祝古地城隍廟六百一十七周年神誕時,邀請大陸廈門市翔安民間戲曲學校高甲戲實驗劇團,在廟會演出三天。這個劇團的演出可算是學院派了。受過嚴格的訓練,唱腔、身段、手勢一無缺點。場景不多,幾個替換的布幕,簡單的道具,全憑演員們精湛的演出,帶領觀眾走入戲劇之中。
幾場精彩的歌仔戲演出,使我回味無窮。我是個戲迷,尤其愛看野台戲。現場演出與電視轉錄畢竟不同。與觀眾的互動,全憑演員活潑生動的臨場表現,方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金門文化藝術節活動於十月二日展開,以一個月為期,安排系列精彩展演活動。其中有我喜愛的川劇變臉秀(十月二日於莒光樓表演)和金城鎮北鎮廟口由許雅芬歌仔戲劇坊演出的歌仔戲(十月二十二日)。我曾在電視的綜藝節目中看過大陸藝人表演的川劇變臉秀,就被那神奇的手法,深深吸引。表演者一轉頭,一摸臉,就換了一張臉孔,更可以是紅臉換黑臉,白臉換花臉,黃臉變綠臉,讓觀者目不暇給,相當驚訝。神奇傑克表演的川劇變臉秀不及正宗的川劇變臉秀緊湊,在架勢上也不夠威武,但是在台灣有此技藝已十分難得,而他結合特技、雜耍同台演出,同樣令觀者喜愛,也獲得如雷掌聲。許雅芬歌仔戲劇坊近年來,以︽曲判記︾、︽殺豬狀元︾、︽浮沈紗帽︾、︽秋風辭︾︽台灣我的母親︾、︽彼岸花︾等入圍並敲響金鐘。而許雅芬小姐對歌仔戲的一份執著與使命感,毅然加入教師薪火相傳的行列,在各大專院校、社團、研習營擔任指導傳承的文化工作,春風化雨、桃李滿天下。許雅芬小姐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藝人,她的劇坊演出的戲劇更是有口皆碑值得細細品嚐。文化藝術節活動邀請到如此優秀的劇團演出,我豈能錯過?屆時我定將準時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