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藝文的十月
─記金門文化藝術節開幕演出
車子行在大馬路上,兩旁列著旗幟,迎著風招展,每一面皆提醒著,要迎接充滿藝術氣息的十月,是啊!金門的這個月,將舉行一連串的文藝表演,今天是第一天,在名勝莒光樓的廣場舉行開幕演出,這樣的時刻,怎能不懷著興奮之情前往?秋風颯颯,傍晚的道路卻很熱鬧,行車絡繹不絕,原來鄉親們也都聞風而來,預備共同參與盛會。到現場時,莒光樓前的廣場,已經搭了舞台,佈景與燈光等皆已就緒,前面的觀眾席,也早已聚集了人潮,個個臉上,滿是期待與欣喜。
在縣長偕同立法委員、福建省政府委員等共同啟動水晶球,並致詞祝福金門文化藝術節活動順利後,首先登場的是金門樂府,那是南音演唱,穿著樸素端莊的長袍馬褂,手持著樂器為琵琶、洞簫、二弦、拍板、小鎖吶::::等傳統樂器,表情穩重而略帶嚴肅,中央坐著的是唱詞者,右手坐著演奏琵琶的,另外的或坐或站。排列好後,幾個音前奏,唱詞者便緩緩地唱著,整個浮動的現場忽然安靜下來,誰都想仔細聽聽在唱什麼。演唱曲委婉纏綿,聲音清脆婉轉,抑揚頓挫地,南管音樂曲調悠揚柔暢,清雅高尚,演奏曲則意境深遠。音樂情意深摯,聽後令人低徊不已。
接下來的團體,是台北慶和館醒獅團的鼓陣,聽主持人介紹,這個團體最近才在蒙古世界音樂節拿下金獎,應該精采可期,於是大家都振作精神坐直了。在台上擺出的鼓就令人好奇,約十多個左右吧,剛開始一個體格壯碩的團員敲擊著大鼓,幾下就顯出了不凡的氣勢,彷彿是暴雨前的雷鳴,轟轟作響,接著幾名團員加入,節奏由稀而密,音量由小而大,聲音如浪濤向人襲來,一陣接著一陣,氣勢澎湃,人人屏息,彷彿皆被淹沒於聲浪之中,卻有說不出的暢快,鬱積心中的悶氣,在擊鼓中獲得了宣洩,聽團員在擊打中不時發出吶喊,情緒更激動起來,多麼淋漓盡致的情緒表現。滿天堆積厚重的烏雲,轟隆隆地幾聲雷,突然一道閃電,穿出雲層,劃過天際,就是這種感覺。然而鼓陣的變化卻更為讓人驚嘆,聲響忽起忽滅,卻有著精心地安排,在你以為要擊出最大聲響時,也許聲音反而逐漸變小,然後又再加大,超過先前,幾聲之後,又急轉直下,放棄了猛衝的氣勢,反而蘊積著,好像在等待,有如鷹之盤旋,終於力量爆發出來,鷹猛力搏擊了,一直向前,毫無反顧地將張力拉到最大,好似洪水爆發,排山倒海而來,觀眾的心情都激昂起來,沒有人想到要因為聲音大而掩耳,卻期待著更多的變化與更大的震撼,終於,急速的擊鼓後,突然停止,沉靜之中仍有餘音繞樑不止。響亮的鼓掌聲繼之響徹雲霄,大家都為其精湛技藝稱道不已。
然後是川劇變臉秀,還未出場,許多人已在竊竊私語,一陣煙霧,架勢威武的神奇傑克出來了,走了幾個台步,露出那川劇特有的色彩鮮豔、紋樣繁複的臉來,他以手拉起披風,只要一遮掩臉部,觀眾就想著要變臉了,然而他似乎在吊人胃口,幾次還不變,忽然,在一次與先前數次相似的遮掩動作後,竟出現一張與早先完全不同的臉,發生的太快了,驚嘆聲四起,接著報以熱烈的掌聲,隨著配樂,又擺了幾個動作,繞著場徘徊了幾圈,一轉身,又出現另一張臉,才幾秒,怎麼弄得呢?激起人許多揣測與想像。然後他又拿起一面扇子,在面前一晃,又是另一張臉,如此多種演出方式,共換了八張臉,真是變臉比翻書還快了,真是有意思!之後有一些雜技表演,與現場觀眾有許多互動,例如騎著獨輪車,用嘴啣著板子,接觀眾丟上來的球,使現場氣氛活潑生動起來。
遠從南美洲來的巴西森巴舞團,壓軸表演拉丁舞,四個妙齡女郎,穿著清涼的衣服,戴著羽毛裝飾,扭腰擺臀,動感十足,充滿異國風情。拉丁音樂的巴沙諾瓦和騷薩,節奏輕快,有著熱帶熱情、浪漫的情調,使人心情輕鬆、愉快,歌曲中抒發的炙烈深情、明快流暢的節奏,很有那種原始的豪情與奔放。眼睛看著曼妙的舞姿,現場又有金門高粱酒調配的雞尾酒免費提供,甜甜的,十分順口,讓人有如置身南美的嘉年華會,這夜本來有點微涼,不知道是熱情的拉丁舞,還是雞尾酒起了作用,反而覺得暖暖地。
在良好的節目安排,以及鄉親熱烈參予下,金門文化藝術節的開幕演出順利完成了,大家都為此次豐富的文化饗宴感到高興。歸途上,仍意猶未盡,談的都是關於這些演出,以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陸續在各鄉鎮舉行的文藝活動。為使金門以「觀光立縣、文化金門」的政策落實,達到文化在基層生根的目的,這場開幕演出的確只是開始,以後的表演場地包括碉堡、坑道、堤岸、廣場、歷史建築、商圈、休閒公園、教育單位、廟宇::::等,遍及金門各鄉鎮,使各地的文化藝術都動了起來。在這樣豐富的節目帶動下,相信必能提昇文藝水準,使金門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藝術氣息與文化涵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