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人在廈門》大陸人看台灣的大選
本來現在談「總統大選」這個話題覺得似乎太遲,僥倖的是大選的紛爭至今難了,而且相關的新聞報導從未間歇,好像廈門人老愛問我:「馬英九會出來選總統吧!陳水扁這個『壞蛋』下次選不上了吧!」連答案都講了,夫復何言!
台灣的大選紛擾引起大陸民眾的關注和回響,倒不是件意外的事,在「大一統」的大中國情結下,不僅是一般民眾,甚至很多企業都會拿「統一」這件事來作文章,例如就有一家大陸知名的酒廠,為了慶祝推出的限量窖藏白酒,特地將各省份、自治區的頭銜、編號附加於酒品上,並轉送各別領導,以增加該產品的典藏價值。其中NO1的酒品特別存入該廠的酒博館中,宣稱是要留給未來的「台灣特首」,夠大中國了吧!
話說「台獨」的李登輝與陳水扁先後就任台灣總統,對大多數的大陸人來說,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依他們的說法是,「台灣的報導也說藍的會贏啊!」一些大陸友人認為,看台灣的選舉就像是在看戲,而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競選手段「高!實在是高!」他們誇張的學著電視上「增高藥」廣告詞的模樣,令人啼笑皆非!
就負面效應而言,台灣政權對大陸人來說本就不具合理性,「如今你們再這樣『胡搞瞎搞』,早晚會逼得我們以武力解放台灣的!」絕對「紅」的共產黨員林某咬著牙說。
「拜託,現在是市場自由經濟,經濟大過一切,兩岸中國人一起搞經濟不是挺好?」溫和派的共青團團員李某說。
這種負面效應,讓很多人認為台灣的民主「不過如此」,這讓從小就以自由民主為榮的我,大受傷害,我平常戮力推廣的民主理念,自由意識,讓一次大選破了功,怎能不嘔!
很多的廈門人三一九那天一樣全天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著台灣大選的變化,從陳水扁、呂秀蓮遭槍擊,到三二○投票揭曉,以及泛藍陣營充滿激情、憤怒的抗爭,讓他們覺得就像是看台灣連續劇一樣的精彩!
「最高的是最後還是大逆轉的結局,高!實在是高!」友人楊某說得唾沫橫飛,完全不知道他已經污染了我的咖啡。「中國人就是不能搞民主,搞民主就會『變味』。如果這樣的選舉也行,那中國的人大制度也算民主了!之前還覺得政府欺負香港人,現在終於理解中央不肯讓香港直接選舉的『用心良苦』了。」這實在是負面得太過頭了!
「民主的價值,在於眾人的參與,解決眾人的事,台灣的民主制度或許有缺陷,但那是『人』的執行因素,跟民主制度的價值無關,我不反對『共產主義』的理想,因為它同樣可以解決眾人的事,但我反對『共產主義』眾人參與的方式!」我講得慷慨激昂,差點忘了身在異地的「凶險」。激情裡,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台灣的民主能發展到今天這步田地,也算是不容易!」楊某最後下了結論,雖說是鼓勵,怎麼聽來就有些刺耳。
「高,實在是高!」做廣告的友人陳某以他專業的角度提出看法,「從廣告策劃的角度看,陳水扁遭槍擊的創意和操作過程都稱得上是傑作,相信很少有人能設計出比這更好的方案。」
綜合他們的普遍想法是台灣的民主激情太過了,就因為人民太過忘情的參與,在政治的選擇便有了太多的政治盲從,因為盲從所以被利用,因為被利用,所以不看對錯,只分藍綠!在「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環境裡,我無法反駁這些言論的對或錯,太多的辯解似乎無濟於事。
到底台灣選舉本身就與大陸無關,大陸民眾關心的只是官員口中的統一大業,「統一」這詞讓「統一」方便麵(泡麵)硬是比「康師傅」吃香。大陸人的政治意識其實十分單純,因為他們大多吃過政治激清的虧,他們不希望政治環境變得激情,是以他們會以看熱鬧的心情來消遣破壞統一大業的「台獨」份子,而沒有多大興趣去追究台灣大選的是是非非。但如果真的直擊他們的「台獨」要害,如之前「兩國論」、「一邊一國」的說法,他們那股認真激昂的勁,可就真的令人難以消受!
我的綠營朋友說:「無論台灣對大陸民眾的統一態度如何判斷,基本的原則是『民主政治』是未來的方向,就算大陸現在的基層選舉,也是我們老蔣時期的翻版,大陸終會走上這條路。只是::」朋友欲言又止,「台灣以普世民主價值影響大陸的機會,正慢慢的錯失!」
大陸新華(官方的)因特互連網(網際網路)網民(網友)留言說:「陳水扁又一次玩弄了海峽兩岸的人民。我們再不能停留在聽其言、觀其行的階段了。今後四年內,陳水扁必然會挑起實質性的『台獨』。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肅殺的氣氛表露無遺,電視上正播放著立法院「三寶學堂」結業式的新聞,嘻皮笑臉的政治人物無謂的晃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