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日落馬山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慶。
點閱率:754

「別那麼凶嘛,」楊玲翠閃了一下,「陳氏列祖列宗都在看,像妳這麼赤爬爬的媳婦,祂們是不能接受的。」

「妳乖,妳美,妳今天就留在這裡做陳家媳婦好了。」李小姐笑著對楊玲翠說。

「別忘了,陳家伯母是以最大的禮數,來款待妳這位未來的媳婦喲!」張素霞幫起了腔。

「伯母款待我,怎麼妳們也吃了?」李小姐反問她,「難道妳們也是陳家未來的媳婦?」

「我們是沾妳的光!」楊玲翠說。

「好,玩笑到此暫停,」我笑著替她們解圍。

我們從相思樹旁那條山路往上走,這裡也是村郊的最高點,我低聲地告訴她們說:

「我們左邊的樹林裡,有一門威力強大的高射炮,右邊有一個超炬光的探照燈,記住,不能太靠近。」我說後,指著前方茫茫的山巒,「海的那一邊就是對岸的圍頭,那裡有好幾艘帆船在航行,妳們看到了沒有?據說,先祖在七百年前,就是從晉江的深滬來金門拓荒的。妳們再仔細地看看我們的海岸,它有潔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石縫裡有海螺,潭內有魚蝦。右邊凸出的礁石叫『垵口』,左方是『許白灣』,我們也可以看到『田浦城』以及那一片翠綠蒼鬱的防風林。」

「想不到金門還有這麼美的地方,」李小姐有些感嘆,也有些惋惜地對我說:「我們同事了那麼久,從來就沒有聽你提起過,如果不是她們厚著臉皮提議要到你家來,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站在這個迷人的小山頭。」

「我們厚臉皮?」張素霞指著李小姐,「說話要憑良心,妳說說看,我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妳們鐵定是白忙了!」李小姐肯定地說。

我依然沒有介入她們的爭辯,今天一整天,除了在母親面前外,耳根幾乎沒有清靜過。上午聽的是咚咚鏘鏘的鑼鼓聲,此時此刻聽的是她們的「逗嘴鼓聲」,這個異樣的大年初一,的確讓我印象深刻、畢生難忘。

繼而地,我們來到番仔樓的圍牆外,我為她們介紹著:

「這棟洋樓和成功村的陳景蘭洋樓,同時被譽為金門最大的洋樓,由旅星華僑陳清吉先生所建。」我指著大樓說:「它的規格是二層半,屋頂是閣樓,整個格局是『三凹壽』另加『後落』,前有圍牆,庭院種有龍眼果樹以及雞蛋花等,佔地遼闊,氣勢雄偉,小時候我們也常在這裡玩各種遊戲。據長輩們說:清吉先生少年時,由父親之結拜兄弟,帶往星加坡當學徒,因年少無知,屢犯過錯,復經長輩嚴加教訓,始徹底醒悟,從此奮發圖強,經營『和通商號』致富。於民國二十年返鄉籌建這棟大樓,歷經三年餘始完工落成。現由駐軍幹訓班使用。平輩的鄉人稱他為和通吉仔,我們則依輩分尊稱他為和通叔公」

順著村內的泥土路走,我們頓足停留在「睿友學校」前面空曠的土地上。

「你小時候是不是在這裡讀書?」李小姐問我說。

「從一年級的:來來來,來上學;去去去,去遊戲。一直讀到八二三炮戰那年小學畢業為止,這裡可說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我有感而發地說,也不忘向她們介紹,「若依輩分我要尊稱陳睿友為叔公祖,據長輩們說,睿友高叔祖幼時隨舅父遠赴南洋謀生,初時在舅父經營的『東盛商號』習商,平日克勤克儉、熱誠待人,深獲長輩與商界賞識。爾後經營『金和美商號』致富,有感於自幼家貧失學,多數鄉人亦屬如此,難有出頭之機會。因而,在其晚年亟思如有餘力,將在故鄉興辦教育,以啟迪後進。後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僑鄉,子孫繼承其志,於民國二十三年之間,提撥銀元二萬元,委由同宗華僑德幸叔公返鄉籌建『睿友學校』,以嘉惠本村子弟,培養鄉里人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