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戰地看熱鬧

發布日期:
作者: 歐陽揚明。
點閱率:598

日記,是確認時間的證據,人老了,過去的事,我雖然健忘了,但我參考它,我就回憶起來了,在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六日的下午,天氣晴朗,我在家鄉(歐厝),享受了戰地看熱鬧,欣賞著三台同時在異地各自演出的表演技術,那種眼福,不是住在戰地的人,是永遠看不到的。

所謂三台,並非電視那三台,因為那時候金門還沒有電視,而是實景的三台;第一台,是指戲台的台、第二台,是指揮空軍那一台,第三台,是指揮陸軍的那一台。

在還沒有講看三台表演之前,我先來介紹我們家鄉(歐厝)地形的特色,這個地方,是在金門島上靠近東南邊的一個小村莊,村莊靠海邊,也很偏僻。我從小到大,都是住在這個村莊,在平日的生活,可以帶伴去散步沙灘,也可以觀賞海岸和無數的木林,或是與伴同坐在石頭上聊天。住在這裡的人,感覺很清靜。而無伴的人,會感覺孤單、寂寞,無處可玩的心情。但自從國軍由大陸退守金門後,這個地方,就比以前熱鬧多了,因為這個地方,開闢了臨時可以聚集的場地,它又不是廣大的操場,而是有高低不同的地形,最適合軍方的使用,所以,每當軍方演習的時候,住在我家鄉的人,那就有眼福了。

村旁有一所小學,於未受併之時,校名是愛華國小,在民國四十四年以前,這所學校還沒有興建。校址的後面,是一座小山丘,小山坡的下面,國軍建了一個克難的康樂小戲台,每當台灣來了勞軍團,都會集了附近很多的軍民在此地看表演。

此山之名,自古傳今,村族先人,名它煙墩山,站在山坡上,可以看到左邊一片海洋,那就是台灣海峽,往陸地前方看,可以看到一片沙漠地帶,沙漠上也有小沙坡,沙坡前也有丘地,只要部隊在那邊作戰演習,無論是戰車也好,車隊也好,步兵隨行也好,部隊的行動,兵力的進攻,在演習中,無論是機關槍、步槍:::任何武器,阿兵哥在沙場上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每次部隊作戰演習的時候,我的家鄉都很熱鬧。因為地形適合瞭望各兵種的戰況,指揮官為了要發揮他的戰果,都選擇這個地方來演習。

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六日下午這一天,天氣良好,台灣來了勞軍團,他們就到煙墩山坡下的小戲台來表演,也很巧,那天下午,台灣也來了空軍,他們是為配合金門的陸軍在沙漠演習而來的。同一個時間,而在不同的地點,各表演出不同的技術,而看表演的人,是站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地點,可以看到台、空、陸三種不同的表演。戲台上的表演,是唱歌、跳舞、變魔術::::等。空軍的表演,是以實彈演習,射出燃燒彈打中目標。陸軍的表演是戰車進攻據點,步兵隨後攻佔要地。山坡上是各將官陪同先總統 蔣公瞭望戰況,山坡下是軍民在看康樂隊表演,空中是空軍在繞戰區,沙漠地是陸軍在登陸作戰演習。而作戰的指揮官,他開著小吉普車到處視察,剛好,他們的指揮車也從戲台旁邊經過,看到台上漂亮的小姐正在表演歌舞,他們的車子也稍為停一下,順便看一看歌舞團的表演。他們看到戲台下觀眾那麼多,也要來一下空中表演給大家看,手上就拿著對講機,對著在空中的飛行員說「這邊有很多觀眾,要看你們的技術表演,請露一手給大家看。」飛行員聽到了,飛機就在空中翻來翻去,看的人內心又驚險又高興,大家鼓出很大的掌聲。

原本此地,在平時,是一個偏僻、清靜、寂寞無人願住的地方,可是這一天,大不相同,原無人,變多人,原無聲,變高聲,所來的人,不僅是軍人、也有人民,所發出的聲音,有沙場上的槍砲聲,有空中的飛機投進海邊的礁石聲,射出燃燒彈炸中目標的聲,戲台上有歌舞聲,戲台下有掌聲,有歡笑聲,有喊叫聲,各聲之合,熱鬧非凡,沒有一個不高興的,沒有一個不快樂的,那時候,我就自找一處適當的中心地點,站在那邊,看那三個不同的單位,表演出各不相同的技術,心情很愉快。我回想當時的台,空、陸三大表演,至今已近五十年之久,這個懷舊,會使我終生,永不遺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