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校園札記》風車東興向日葵

發布日期:
作者: 許及勉。
點閱率:630

參、辦學特色

我國基礎教育,長久以來皆為集權型態,學校毫無特色可言。但政治解嚴後,教育逐漸鬆綁,學校多元的面貌才慢慢浮現。東興國小是一所新興學校,從校園規劃到課程設計,都讓人耳目一新。

一、經營理念

東興的辦學理念有三:求新-挑戰傳統,創造新猷;求實-講求實際,多元取向;求菁-重視過程,力求績效。其行動策略為「是什麼,做什麼;做什麼,像什麼。」以期營造一個開放、創新、團隊、多元的學校文化。學校強調老師「創意、積極、群性」;學生「聰明、大方、快樂」;家長「參與、主動、樂觀」;行政「統整、機動、績效」;學校「開放、創新、團隊、多元」的圖像。

二、課程設計

東興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設計,以生活為取向,從體驗中學習,融入博物館設計理念,建構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有:實用生活知能、小隊整潔活動、藝文生活花藝、游泳課程、三十三鄉鎮走透透、主題系列活動、向日葵的故事、風車學校等課程。在教學活動方面,強調興趣的培養,自學能力的訓練,與實用生活知能的體驗,結合鄉土文化資源,發揮互動式教學效果。

三、開放教育

東興國小標榜開放教育,開放教育源自人文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哲學思想,舉凡課程設計、實施、評鑑,以及空間規劃,皆以「人文」與「自然」為核心,營造以「人」為本的教育。東興國小處處展現開放教育的理念:教室以開放空間規劃,採用大中小不同容量的教室設計,強調多功能的空間運用。教室為開放空間的班群規劃:三間教室劃為一個班群,教室間設有活動拉牆,羅校長說:班群有利協同教學,教師不易偷懶。

四、小隊制度

一般學校整潔活動,通常以班級為單位規劃責任區,而東興國小突破傳統思維,採用童軍的小隊制度,融入「模仿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打破班級界限,全校師生混合編組進行每天的打掃工作。羅校長表示:經多年來的驗證,在老師的榜樣下,發現工作效率提升,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小隊制度也成功的把全校師生的情感串聯起來。這正印證了貝登堡名言:「童軍小隊」是鍛鍊個人性格的最佳地方。

五、主題活動

為培育學生生活的基本能力,東興國小每學年皆安排有主題系列活動,如校慶主題活動:舉辦校慶晚會、科學護蛋、科學園遊會、親子運動會、靜態成果展等活動;兒童節主題露營活動:進行營火晚會、營地建設、小隊旗製作、益智尋寶、體能挑戰、技能考驗、藝術園遊會等活動;迎王爺主題活動:設計鄉土課程,實施民俗系列活動;我愛鮪魚鄉主題活動:結合社區資源、認識鄉土文化、體驗校外活動,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營造學校文化特色。

六、社團活動

東興國小推動專長社團活動,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尋求專長家長支援,大手攜小手,親師共同組訓舞獅隊、民俗樂團、桌球隊、拔河隊等學校代表隊。羅校長還特別介紹東興拔河隊的故事,她說:學校拔河隊「阿水師」,原本是拔河的門外漢,不懂拔河技巧,但憑其教學熱忱與研究精神,邊學邊教,犧牲奉獻,自掏腰包購置訓練器材,在短期間就拿下全國亞軍。

七、社區資源

親師合作,營造雙贏,社區資源的有效運用,建立家長夥伴關係,是經營學校成功的要件。東興國小家長會是學校經營強有力的助手,家長會每月一次例會,平常學校亦為其策劃成長課程。校長說:家長會領導班群家長參與班群活動、籌募校務基金、籌畫校慶活動、支援露營活動、組成建校顧問團、成立營繕工程小組、擔任活動規劃小組、參與課程研發組織、建立義工制度等等。

肆、結 語

有人說:改革就像駕駛一艘破船,航行在波譎雲詭的汪洋大海,要駛向不確定的彼岸。改革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它必需承受未知的風險。新措施的引進,通常會衝擊到原有專業知能的僵固定性,牽動學校組織的全面系統,引發教師的抗拒心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改革意圖的萌發到改革效果的產出,必須經歷漫長的歲月,改革確實大不易。政治解嚴後,台灣教育思潮百花齊放,開放教育的教育思想,賦予教育創新寬廣的空間;金門戰地政務終止後,卻無法孕育海洋文化,改革之風依然很難吹進地區校園的門檻。

在參訪座談會中,屏東縣教育局長官特別表彰羅校長辦學認真、經營創新、犧牲奉獻的精神,據他透露:羅校長每月長期固定捐獻五千元充實學校設施,真是令人讚佩。本次台灣教育參訪,多少開闊些許見聞,引發些許感想。「成功之後衰敗,創新之後怠惰」,成功無法長存,創新必需永續。成功的學校很難定義,他校成功的案例未必能照單全收,未必可全盤移植,因為,每個學校的教育生態不同,校園文化也有所差異,世界上沒有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模式。教育心理學家Bruner曾說過:「任何學科都能以某種智慧方式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小孩。」但是,尋找「某種智慧方式」談何容易!(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