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傳說》從「燒金」談起
俗語說:「小鬼袂堪ㄟ得到大百金」。神鬼所使用之紙錢均有區別,燒錯了不但冒瀆神明,更容易開罪亡靈鬼魂,故「燒金」拜拜的學問可不小,切莫「勿會博假博」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一般生手上路,全然不知禮數,最聰明的做法是,「舉香跟著拜」較為穩妥,至於不懂得祈禱,及用何話語與神明交流,我想「誠心」最重要,你有誠意,姿勢雖不好看,神明必然不會與你計較。
「燒金」拜拜,若能求得全家平安,已屬萬幸,千萬不要 想添福壽,又想發橫財。近年政府做莊的樂透彩,大行其道,彩金動輒好幾億,發財夢人人想,日前不經意瞥見一名戴著帽子的尼姑,在一間投注站前駐足,先是左顧右盼良久,待人潮漸散時刻,驅前並刻意壓低音量:「喂,頭家五十塊,電腦揀 」。此時的老闆職業本能,發揮超高默契,瞬間即遞給一張彩券,原本過程快速,尷尬氣氛降到最低,孰料一旁有一位好事者,脫口一句:「噢,電腦也會滾土豆」!尼姑漲紅著臉,帽子壓得更低,還好老闆機靈講一句:「別人託買的」。幫尼姑解了圍,論理尼姑也是凡人,她們也有夢,所謂:有夢最美,哪個「希望」才會相隨,至於你我凡夫,更無須理會旁人的眼光,祇要能力許可,簽多簽少干卿彼事,祇是個人的發財夢,若妄想借助神明之力,來幫你圓夢,結果定是「汝愛王爺呣乎汝拍派」。
神明是公正無私的,信眾若心中有所貪念,任憑你準備一牛車的金紙,前往祭拜祈願,願望均很難達成,試想即便一牛車的金紙,折算新台幣也無須多少錢,若神明哪麼容易讓人收買,祂就不是神啦,道理簡單今日神明若庇佑你,沒有庇佑他,除了有失公平性,倘若碰到像台灣有些瘋狂的信徒,發財夢未達成,竟然遷怒神明,輕者拔祂鬍子,重者利斧侍候,甚至放水流,想來台灣的神明還真不好當。然「舉頭三尺,皆有神明」,膽敢冒瀆神明定遭天譴,幸運的是「海濱鄒魯浯島,信徒無不咸信:「對神明心存虔敬,神明定能庇祐蒼生」。故彈丸小島竟能「出產」那麼多進士、博士、將軍::::在在說明冥冥之中,自有神明哪股「神威」,在默默護持著我們這塊土地。
「燒金」若不談「拜拜」,如同剃頭剃一半,而「拜拜」概分為:天、神明、祖先、鬼四類、祭祀時所準備的物品,計有香燭、供物、紙錢、爆竹、柸筊等等,這些物品隨著祭拜對象的不同,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僅簡略敘說它們的作用及涵意,「香燭」:人與神鬼距離遙不可及,而香經點燃後,產生裊裊青煙,可上天入地,它具有傳遞,告知神鬼的作用。「供物」:可分五牲、三牲、小三牲。五牲為:豬肉、雞、鴨、魚、蛋,因數字大禮數足,泰半用於祭拜神格較高的神明。三牲,可由五牲中選擇三種牲品。一般用於次高神明例如王爺、千歲等。而小三牲,所謂「小」就是減量或替代,如雞,可用雞蛋替代,魚可用小魚或魷魚替代大魚、豬,可用豬肉片替代之。一般是祭拜神格較低神明,如神兵、神將等。至於祖先,一般是用菜飯,又稱五味碗,是指腥料理十二碗以上供品,由於祖先與我們關係非比尋常,祇要經濟許可,任憑大魚、大肉,作供品,拜完順代祭一下自己的「牙槽公」,也是「可以的啦」!另外祭拜鬼魂之供品較不講究,祇要白米飯加一些菜餚即可,若說此等「招待」過於寒酸,然古訓「敬鬼神遠之」在耳,奉勸最好還是「保持距離」為好。
「拜拜」除了須識禮數,更要瞭解一些禁忌,才不會適得其反,例如拜天要用盤香,以示淵源不絕,拜神用三柱香,拜祖先二柱,拜鬼魂一柱即可。禁忌方面,拜神明之供品,忌用蕃石榴,因它籽多,食之隨排泄物排出,入土又可發芽成株,如此不潔作為供品,即便神明不好意思婉拒,也必「訐」在心裡,「口難開」。忌用食過之物祭神,當知凡人皆不喜歡食人嘴涎,以此推論神明喜歡否?忌用釋迦及李子,佛祖之頭型髮卷形似釋迦,而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姓李,用此祀祭,除了失禮,更屬不敬。忌用苦瓜拜神明,苦瓜不論字,或口感皆苦,以此祭拜即便當事者,不怕招徠「苦」厄連連,神明一嚐,也必賞給你一張「苦瓜臉」。(本文有部份內容引用林進源君所著「中國神明百科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