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金門突堤碼頭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榮華。
點閱率:806
字型大小:

金門水頭商港進口處,陳舊石碑所標示的「水頭碼頭」;三十年來是大小金門之間海上交通,船舶停靠與人員物資駁運的碼頭,於今已是開放小三通旅客來往通關必經要道,該突堤碼頭是建造於海灘上,對其安全及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等問題簡述於次:

一、話說當年金門戰地政務時期,於民國六十三年冬,金門縣政府為改善水頭海灘,船舶停靠與人員物資駁運的困難問題,特洽請農復會(今農委會)港灣專家林工程師來金考察指導,林君抵達水頭海灘實地勘察時指稱:「洪科長你對海灘上建造沉澱式的突堤碼頭,對其安全問題未知有何意見,對海灘底基的地質未知瞭解否?」專家指出如此嚴肅的專業問題,一時令人難以回答,經審慎思考之後,因吾家位居海濱,青少年時期下海捕魚抓蝦,記憶中海灘底下不是泥土就是石頭,因此當場據實以告,同時專家又作說明:「海灘上建造沉澱式的突堤碼頭,是利用模型預鑄混凝土覆蓋於沙灘上連接堆積而成,如果海灘底層是泥土或是石頭就可以建造,如果是沙層則不可以」等語,余即時覺得,海灘上建碼頭有希望了。

林君又提出第二問題:「洪科長你對突堤碼頭的規劃設計不知有何構想,余回答告稱,碼頭設計時請於南北(左右)兩側適當位置各留兩處船席停泊處,以備不同季節風,船舶停靠之用,碼頭尾端也留一處,作為低潮停靠之用」,專家立即反問:「大小金門船舶往來應在水頭碼頭南側(左邊)停泊駁運,為何北側(右邊)也要預留船席停泊處呢?」余回答說明:「因金門海島,季節性海風特強,若是西南向強風來襲,海浪衝力極大,碼頭南側船舶無法停靠,則可在北側停泊」,專家認為言之有理,同意照辦,至於其他次要問題略之。

二、為收集碼頭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必要的相關資料,金門縣政府建設科工程人員,在專家指導下,冒著刺骨寒風,接連三天赴水頭海灘實地勘測,其工作要點:諸如碼頭建造方位的測定,地形測量,地質探測與潮汐水文的觀測等。嗣將建造碼頭實地勘察詳情逕向羅漢文縣長提報後,次日由羅縣長陪同專家晉見金門大家長金防部司令官侯公美將軍簡報,司令官對建造碼頭方案瞭解之後,同意照案辦理,並指示:「碼頭工程由金防部調派兵工建造,限期六個月完成」等情定案。

三、查該工程於民國六十三年元月動工,限期六個月完成,施工部隊為貫徹命令,配合潮水不避風雨,挑燈夜戰,日夜趕工,如期完成。金門縣政府為感謝施工部隊的辛勞,特專案簽報奉准於碼頭進口處立碑誌念,其碑文內容是:「水頭碼頭,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六月,班超部隊建」。時經卅年,陳舊的石碑,屹立常在,頗堪令人深思與懷念。

四、水頭海灘建造「突堤碼頭」之後,對大小金門往來船舶之停靠與駁運,既方便亦安全,助益良多,達成多年來亟待改進的困難問題。目前該碼頭南側是臨時搭建的「水頭旅客服務中心」,北側是「金門水頭商港旅客服務中心」大樓及擴建中的浮動碼頭,外圍海域是商港碼頭及北、西防波堤(積極施工中)。早期構建的「突堤碼頭」於今已與南北兩側商港建港工程連成一體,目前是港區海陸兼用多功能的碼頭,當年所建造的碼頭於今卻成為「水頭商港」先期的基礎工程,這種巧合可能是建港專家心靈感應明智的抉擇。

五、卅年前長官與專家的高瞻遠矚,決定於水頭海灘構建沉澱式的「突堤碼頭」,誠如古人所云:「修橋造路,造福世人」,正如是也。目前水頭商港進口處的石碑「水頭碼頭」四字,不僅是陳年往事的標誌,同時也是代表當年戰地時期金門的治事精神;「克難創造與科學方法」並用,在沙灘上所建造的碼頭,果然具有永續使用的歷史故事。忝為昔日籌建「突堤碼頭」工程參與者之一員,深感榮幸,同時更領會「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之真諦,有機會能為桑梓服務應是人生最寶貴的收穫。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