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溫馨擁抱尋根日
─世界金門日族譜展系列報導之五
自台北返鄉定居後,為了重新認識闊別廿年的家鄉,參加了觀光解說人員訓練班,而參與了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主講之族譜課程,因為想進一步了解趙氏族譜,認識了一群為保存先民的宗族紀錄,積極進行搶修史料的夥伴們。這次「建縣九十週年世界金門日」,想讓從各地而來的僑胞們,返金時能了解其祖先之根源,在文化局舉辦一場族譜展,展出當天,大家到會場,幫忙佈置各宗姓氏之數位版族譜、舊譜等,只為了提供僑鄉們尋根與尋親之最佳服務。
此次來金參與盛會的僑社計有南洋十六團、大陸金門同胞聯誼會七團、台灣金門同鄉會十一團,總計十四個團近千人。金門華僑一向都是在前述國家開創和發展事業,這些外移的僑民因為出外時間已經很久,和本島鄉親也逐漸疏離,甚至失去聯繫,尤其華僑第三代已經長成,卻對其祖先之源頭所知有限,甚至一無所知,但追本溯源,畢竟是人的天性,在族譜展上看到的僑胞們無不抱著此心意而來,因為這些鄉親們,有年少去南洋,對家鄉有依稀記憶,而很多卻是華僑第二代,第三代,他們懷抱著對家鄉溫馨的記憶,或遵奉父祖輩的叮嚀囑咐而來。
案例一:祖籍是烈嶼西方人的葉宗元,來自馬來西亞古晉,現任中華第一中學副校長,帶著妻女一家三口參加世界金門日,只知道祖父是烈嶼西方人,在攤位看到葉氏族譜,欣喜之餘,連忙招呼妻女前來,一一指出親友名字排行,更留下自己的資料,希望協會補上後能寄回給他,對協會修譜的用心,再三道謝。
案例二:在族譜展現場,遇到一位操生疏閩南口音的海外僑胞,現旅居印尼的董炳源,他只知祖父是金門古崗人,想藉世界金門日,來尋親祭祖。也許此心感動天吧,遍尋不到董氏族譜,正失望之餘,在攤位旁正巧有一位男性,竟然也是古崗人,兩人對談之下,竟然有宗親之誼,老先生喜極而泣,讓在旁的我,不禁也想掉淚,若不是時間也太晚了,老先生還想趕去古崗尋根呢?
案例三:父親是汕頭人的楊江水,母親翁晟是金門盤山人,楊老先生年約七十幾歲,第一次踏上母親口中的故鄉,在現場不斷翻閱翁氏族譜,只因舊時族譜,只記載父姓,女兒們嫁出無記載,失望之餘,幸虧有宗族協會的會員帶領至盤山翁氏祖居地尋親,表達敬告之心,期許下回能有更從容的時間,找到更多的資料,以慰老母對故鄉之思慕之情。
案例四:原籍為金城的黃萬益,因印尼排華,遷徙至福州,目前是福建華僑實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知道我也是金城黃氏,竟抓住我的手,叫起堂妹,還要我們全家去福州玩,他很遺憾因為時間過於緊迫,無法一一拜訪長輩,只好期待下次相聚。
連續兩天的族譜展有太多的尋根、尋親的故事,各種案例不勝枚舉,「親不親故鄉親」、「美不美故鄉美」鄉心熾熱,鄉情濃烈,為海外僑胞留住他們的回憶與想像,是島上鄉親責無旁貸之事,匯集裡外僑親的力量,蔚為家鄉發展的原動力,正是我們推動族譜文化產業的用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