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咱的俗語話》初一花‧初二柳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丕華。
點閱率:2,397

─年氣、年俗、年景─

「爆竹一聲除舊歲,祥符萬道迎新春」,農曆的「二九暝」一過了「子正」的午夜十二時,就是象徵著景運宏開,萬象更新一年的開始,這是鄉親千百年來一直強烈期待與無比重視的日子,不論家境是清貧富裕,地位是崇高低微,人丁是繁盛單薄,都會以歡欣、隆重與熱烈的心情,迎接新年的來到。

剛剛很努力又很徹底地將居家內外環境拚掃清理得「清清氣氣」煥然一新,而且虔敬地以三牲酒禮果品菜餚辭別一年來護佑善眾、消災去厄「甲申年」的主壇「猴爺」,隨即肅身恭迎「乙酉年」的「雞神」壇主,這齣戲碼年年跨年演出,人們期待的心依然強烈而急切。「子正」一到,做家長的必須盥洗盛裝慎重無比地焚香「開正」大吉。今(九十四)年乙酉,肖雞者太歲當頭,干支為「旃蒙」(乙)「作噩」(酉),正月初一「燒香點火」的吉時,一為子時(午夜十一時至一時)「左輔聖人登科大進」,二為丑時(一時至三時)「六合交貴,左輔聖人登殿」,三為卯時(五時至七時)「玉堂貪狼,聖人登殿」,且最好選在卯、巳時開門向東北方喜神,貴人門或東南方財神門啟行必可瑞吉迎面,心想事成。待一家大小起床後,先以甜粿、菜碗拜敬佛祖、土地公、灶君公,然後敬奉堂上祖先,鳴炮報喜,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穿鞋吊襪,歡天喜地,興高采烈地開始嶄新而滿懷希望的一年。

出門一見到人,除了「恭喜恭喜」之外,沒有別的問候語,人人笑逐顏開,好話連連,不管生張熟李,識與不識,熱絡如親人,彷彿一瞬間,人變親了,情變濃了,心變近了,不但一團和氣,而且喜氣洋洋,「大同世界」的景象,倏然出現。最高興的依然是「囝仔嬰」小朋友,不但從頭到腳「新當當」,而且犯錯逾規還不會遭大人吆喝責罵,長案桌頂尚愛食的「金貢豆」(炒土豆仁裹糖漿再染色,喜慶日以示吉利)可以一吃再吃,真是樣樣「愜心意」。

大街上,尤其後浦的觀音亭、石坊腳、城隍廟、衙門口、土地公宮邊等地「抽車馬砲」、「壓十二面仔」(將士象車馬砲加帥仕相傌炮)、「搏豆仔」(擲骰子)、零食走擔(尤其烘魷魚、糖角頭、麥芽膏、土仁糖),還有「沙嗲」「甜酒糜」都以壯盛的陣容據地設攤,一整天都人潮不斷,生意興隆,讓新春更加多采多姿,熱鬧非凡。這是五十年前的年景,現在已經不同了,視野開闊了,生活品味提高了,追求的是休閒生活的提昇,國內的,國外的,盡情溶入勝蹟美景與大自然懷抱中。

「初一花,初二柳,初三撟掃帚」,對整年為家辛苦為家忙的家鄉女士小姐們,實在是很傳神生動的描述。大年初一,新春伊始,刻意梳妝打扮,像「柳」又像「花」,風光無比地迎春沾喜,尋親訪友,入廟燒金祈福,上街見識年景,對平日鮮少出門的她們,是一年難得的機會。只是「畫花擦柳」的風光時辰也不過初一初二而已,初三,仍要作那些常年忙不完的家務事,雖有點不該與無奈,還是甘願承受,不過,新年言行舉止的禁忌,卻必須遵守;初一,不可動刀動剪動針線;用餐不可說「食完了」、「食了了」,要說「食好了」、「食飽了」;掃地要由外向內,「畚圾」不可向外送,講話要「好言好語」、「輕聲細說」,一切都以求「吉利」迎「喜氣」為第一要緊的大事。

對男人們又不一樣了:「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許多男人,過新年不是「搏徼」就是「飲酒」,一場接一場,不是醉到「茫輸輸」就是身疲力倦,所以到了初三,就讓老鼠大鬧特鬧,就算「娶新娘」也不過如此而已,想管也無力管了。也有一說,初三俗稱「赤狗日」,屬「兇日」,是以大家少出門,早早關門「歇睏」(實際忙了許多天,也該休息休息),所以任讓老鼠肆意喧鬧一如結婚盛況。

初四「神落地」是接神的日子,「送神早,接神晚」,通常有雨以應「送神風,接神雨」的俗語,午後近黃昏燒神馬接駕,晚間三牲清果奉敬,答謝昇天述職為人間美言的辛勞。

初五隔開,一切恢復正常,撒除過年飯、過年粉等歲供。

初六「挹肥」農作開始,歡喜春耕播種,期盼未來一年的豐收。

初七「七元」,謂元氣至七元盡又週而復始,畢竟,新年已盡歡,該玩的已玩夠,該樂的已樂透,至此日,以七種蔬菜作羹復元也。

初八「完全」,是到了完完全全收心振作的日子了。

初九天公生:以虔誠崇敬的心,隆重無比的儀式敬天,天公壇、天公金、天公圓、蒸過的麵線、龜、錢、桃等色樣紅龜粿,八大八小乾果菜碗,有搬「家禮戲」者(以線牽動的傀儡戲),有宣經、有素敬,弟子信女,恭敬頂禮十六拜。是日登太武山攬勝兼健身。

初十地公生,以清香素果祈福。例不耕地、不「魁鼎」以示敬。

十一請子婿,十二來回拜,時代變遷,不知自何時開始將「歸寧」改到初二了。

十三食泔糜配芥菜。

十四結燈(綵)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十七拆燈棚,到十八「倒燈暴」通常變天起風,年氣到此,真的走到尾聲盡頭,該是勤勞作穡的時候了。

農曆新年果真是人氣蓬勃,氣氛熱烈,高潮迭起,多采多姿,祈豐年,求豐收,五穀豐登人安樂,永年雞鳴鼎食之家!這是最大的心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