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金門的空間營造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618
字型大小:

──兼論其保存價值與再利用之構想

3、反空降樁與反登陸樁(軌條砦)

同時,為防共軍傘兵登陸,金門聚落外圍農田常見「反空降樁」。這些頂上有尖銳的鋼條、高約四公尺的柱樁(另有五十公分埋於地下),平均每二十至三十公尺的間距立於農田之內,形成了極為特殊的軍事地景。根據全島的田野觀察,反空降樁的分佈以金門島的中間偏南部份為最多,島西北的南、北山聚落及島東北的馬山、官澳、青嶼等較少,這樣的現象很可能是戰略上的考量,研判共軍若採軍事行動,應是以兩棲登陸的方式直接在北面搶灘,南面則可能以空降部隊為主,因此作出如此的安排。不過今天這些水泥樁造成農業發展上的不便,另一小部份被農民挪用作為汲水工具,如吊烏與漉轤等。昔日的軍事地景成了今日的農業地景,亦反映了兩岸關係與金門角色的改變。

另外,為防止兩棲部隊的登陸,一般沙岸多安插有軌條的「反登陸樁」,稱「軌條砦」。這些斜插入海岸的軌條,漲潮時沒入水中,幾乎無法察覺,再加上埋於沙灘的地雷,戰地金門真的成了「固若金湯」,要登陸比登天還難。不過有趣的是,在無戰事的年代,臨海聚落的鄉民會於退潮時,到海邊的軌條砦上採拾附著的牡蠣(海蚵),倒也成為經濟生產的一部份,這當然也是始料未及之事。

4、鄉村整建

從民國四十九年起,金門展開所謂的「鄉村整建計劃」,進行傳統聚落的改造,使之符合戰地的需要。首先,選定了後浦、頂堡、官裡、瓊林、新市、沙美等六個村鎮,定為「三民主義的實驗村」,全面展開整建的工程,成立整建委員會,以村長為小組長,結合地方意見領袖參與,針對下水道、廢棄民房、荒地進行衛生改善,並將村內牛馬豬舍遷出聚落外圍而達「人畜分居」,當初甚至提出「大破者拆,小破者修」的原則,此後,更逐年推廣至其它村落,故自民國四十九年至六十年止,全金門實施過整建計劃的聚落高達一五五個。國軍的空間利用包括了一些具體的作法:、以村里辦公室為主的中心建構,與宗祠或宮廟的傳統中心截然不同;、軍事防禦考量的鄉村道路系統,改變了原有聚落的社會與空間脈絡,如瓊林、成功(陳坑)的市街將聚落一分為二;、地下防禦工事的興築,例如構築金城城區、瓊林、盤山、昔果山、安岐等十二個「地下戰鬥村」坑道,以及各個聚落民宅間普遍存在的防空洞等;、甚至,在民國七十年代之前,國軍仍佔用一些民宅、宗祠或學堂,並於牆上漆上反共復國的精神標語。這些軍管時期所遺留下的空間地景,固然觸痛了金門人的歷史傷痛,不過站在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改造反映了特定時空背景下金門的社會面貌,有必要部分加以保存。

三、胡璉將軍與莒光樓

除了軍事設施與相關的空間利用外,金門也興建了不少地標建築,以作為戰地精神的象徵。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及金城城郊的莒光樓,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談到莒光樓的興建,不能不提及胡璉將軍。

1、胡璉將軍的事蹟

胡璉,別號伯玉,民國前五年生於陜西華縣。早年投身軍旅,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自民國十年起,先後參加北伐、勦匪、抗戰、戡亂諸役,屢建殊勳。民國三十八年冬駐戍金門,任金門防衛司令官,適逢共軍進犯,胡璉將軍指揮若定,取得勝利,即為名震中外的「古寧頭戰役」。此役的勝利,對國民政府日後在台灣的穩定發展,功不可沒。除戰功之外,胡璉也積極建設金門成為反攻復國的基地,他成立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統一事權;動員防區軍民,全面種植林木,綠化金門;建太武公墓、忠烈祠、無愧亭及無名英雄銅像,以表彰犧牲官兵。同時,亦興建莒光樓及金門中學中正堂,提倡戰地精神。

另一方面,胡璉也相當重視民生產業,墾荒增產,促進農作,擴建水利,測量土地,重視教育。在第一任(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一日至四十三年五月一日)司令官任內,他籌建沙頭村醫院、修築武夷水壩(太武山金剛寺附近)、創辦金門酒廠(原稱九龍江酒廠)、金城煙廠及西園鹽場,並成立物資供應社(後改稱處)、粵華福利社,並發行臨時流通券(於民國四十一年收回銷毀),穩定金融環境。開辦金城電燈廠及汽車公司,闢建金城東門至榜林水泥路面,便利民生交通;為照顧古寧頭戰役及砲災受損無屋者,興建金沙鎮民享新村,供民眾居住;促成正氣中華報在金城復刊(金門日報的前身),穩定軍民士氣。這些國防民生的建設作為,是金門在面臨戰爭威脅時,能渡過歷史難關的主要基礎。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共軍發動金門砲戰,連續四十四日,發射近四十七萬餘發落彈,讓彈丸之地的金門蒙受巨大的損失。 適逢胡璉主防金門,積極佈署、沉著應戰,再次贏得勝利,奠定了台海和平與繁榮。胡璉將軍兩度任金門防衛司令官,功績卓越,更贏得了金門人的信任。

胡璉擅長軍事,復具外交長才。民國五十三年,越南反共戰爭,進入重要關頭,為因應亞太情勢的演變,政府派任出使越南。胡公使越八年,獲得越南朝野及各國使節的敬重,也與華僑建立深厚的關係,完成了另一艱鉅的使命。胡璉篤學,手不釋卷,晚年致力研讀典籍,民國六十三年申請就讀於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潛心研究宋史及現代史,其著作有︽泛述古寧頭之戰︾、︽金門憶舊︾、︽越南見聞︾(此書後由中央日報易名︽出使越南記︾,陸續連載後,刊印單行本)等書。︽泛述古寧頭之戰︾與︽金門憶舊︾兩書,也是今日我們了解民國四十、五十年代戰地金門的重要史料。

民國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胡璉病逝台北。其家屬遵奉遺囑,火化後安葬於金門水頭外之海底。移靈之日,軍民迎祭,場面莊嚴肅穆。唐代牧馬侯陳淵開拓金門,後世稱之為「恩主公」,而金門人民為感念胡璉將軍,亦視為現代之「恩主公」。在金門最寬長的中央公路,即以胡璉別號命名,稱「伯玉路」;莒光湖畔有紀念亭,謂「伯玉亭」,均是感戴、表彰其不朽之勳績。

2、「毋忘在莒」勒石與莒光樓的興建

在反攻復國的使命下,金門從原先的傳統社會與僑鄉社會,轉變成一個戰地社會。戰地社會的精神整頓,正在於凝聚軍民團結一心的氣勢,揭示以寡擊眾的必勝信念。「毋忘在莒」的歷史典故,成為彈丸金門最能激勵軍民士氣的最佳精神象徵。

「毋忘在莒」是源自於戰國時期田單復國的故事。戰國時期,燕昭王招賢養士,拜樂毅為上將軍,統率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驕傲殘暴的齊湣王,失去人心,短短六個月內,就被樂毅攻破了七十多座城池。齊王不得已退守莒城,不久又被部將所殺,整個齊國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兩個地方。眼看齊國就要滅亡了,這時出現了出身臨淄城的一名基層官員田單,他以這兩座城池為根據地,善用各種謀略和戰術,一舉打敗燕兵,光復故土。以寡擊眾的「田單復國」故事,作為中興復國的歷史隱喻,是當年國民政府退守台澎金馬的精神鼓舞。戰地金門,在二十世紀中葉的時空背景下,被投射成二千多年前的莒城,肩負著復國的神聖任務。

民國四十一年元月,蔣中正總統於高253公尺的金門太武山巨石上,親題「毋忘在莒」四字,藉以勉勵全國軍民,效法「莒與即墨」雙城之反攻復國精神。勒石的雕刻,是由蔡清發、張再興總其事,結合金門地方石雕師傅近十人協力完成。在當年電動工具尚未引進金門時,憑藉高超的技術、堅毅的精神,冒著強勁的北風,在簡陋的鷹架上以人工雕琢而成,工程十分艱鉅。「毋忘在莒」勒石高約四丈、寬約二丈,翠壁矗立,字跡蒼勁挺拔、氣勢雄偉,數里外可見,成為戰地金門之重要地標,屢為國內外媒體所報導,更為中外訪客必臨之地。

莒光樓,在金城鎮西南,下臨莒光湖,背豐蓮山餘脈,面浯江溪出海口,外聯建功嶼,佔地兩千餘坪,風景秀麗。莒光樓的興建,乃是民國四十一年為表彰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之事蹟,並揭示「毋忘在莒」訓示所建。民國四十二年秋,莒光樓構築完成,期間所花費的人力、財力相當龐大,當時金門軍民動員加入構工行列,發揮了戰地的金門精神。樓高三層,為仿古的宮殿城樓形式建築,頂樓題額「莒光樓」三字,為大二膽之役戰鬥英雄賴生明所書。賴生明原是小兵,在民國三十九年大二膽戰役,在火線中完成連長交付的命令,勝利後被視為民族英雄。不找大人物或社會名流題匾,而由一位立戰功的小兵落款,也可說是當年作為「金門英雄館」的莒光樓的用心之處。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