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難忘珠山情

發布日期:
作者: 高丹華。
點閱率:939

有一個將圓的月夜,我與友人來到珠山。

我告訴他晚上要帶他去尋找一個很不一樣的聚落,於是把他拐到了金門的珠山::::。

這寂靜的夜,雖然人很少、雖然樓已空、雖然我在月光裡和他牽著手,雖然屬於女性矜持的緊張在珠山巷內隱約若現,但他對珠山的驚艷,他在珠山祠堂外頂禮的虔誠,閩南建築的光在他眼裡和當夜的月光輝映啊!珠山!

第一次到珠山聚落,是在民國九十年初,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請了一個月的休假,從北一女中單槍匹馬回到金門要選議員,自己寫文案,自己設計文宣,還發下「溫柔地革命─民主進步離島新女性:救文化、救醫療、救失業」等豪語,可是若不是珠山社區借我幾張桌椅,救了我的競選總部,文友薛芳千兄跑回珠山搬了家當來襄助,我才能煞有其事的打起選戰,否則我還無法開張成立呢!

我真的欠珠山一份行俠仗義之情。

薛兄和同學去搬桌椅的同時,我被珠山的房舍所吸引,他們搬的出力,我也看的很賣力,走過一間間的老屋子,看到呵成一氣的門戶,看到樸實卻萬種風華的美,我哀傷到不行,為什麼沒有人來維護文化與產業的結合創新?為什麼我們不把珠山整理成民宿旅遊景點?為什麼不讓遊客來體現金門傳統之美?

快讓都市人來享受我們寧靜雋永的氛圍啊!

金門縣文化局成立那天,我帶張典婉老師到珠山,在黃昏裡我們看遍宅第間的窗櫺,我們去拍只剩荒草居住的庭院,我們去捕捉村落悠閒地感覺,師徒二人邊看邊嘆息,一路指指點點:這可以寫詩、這可以入畫,不知夜已將至,也不知老已將至,這麼美的珠山,我們到底能為她做些什麼?

我到底能為珠山做些什麼?只能像我與夜訪珠山的友人一般,只能喜歡地牽牽手,只能偷偷地將思念放入心底,不能找對方法愛他一番嗎?人生幾何,珠山幾何啊!

珠山到底有幾何?漸漸地我看到珠山的幾何面貌,不單只是閩南老厝,他還擁有正統的歷史身價。珠山聚落全村都是由薛姓家族所組成,唐朝年間的薛氏,正是關中有名的望族,不僅出現了好幾個有名的大將軍、駙馬,還誕生了一個「開閩進士」,這塊如今仍懸掛在薛氏宗祠的匾額,彷彿訴說著一個貴冑世裔綿綿不絕的故事。

元朝至正年間,薛氏的祖先渡海避難來到金門,發現了珠山這一方淨土,背倚著雞奄山,俯看前方一潭綠池,就這樣開墾播種,定居蕃衍,不知不覺,原名「山仔兜」的珠山,開莊至今已經六百六十年了。

走在珠山月下的巷道裡,我總是想起,每年元宵節舉辦的珠山燈節,心情又回到那含蓄優雅的詩詞裡頭:「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像一個提著紅燈籠的女孩,在朦朦朧朧的燈暈裡,尋尋覓覓,驀然回首,正是心頭的那個大男孩,他手持著一把兒時的火炬,照見我,一霎間無言的凝眸。

而珠山真正給我愛情的感覺,不是我與戀人攜手的那夜,而是萌芽在隨縣府到東南亞探訪僑民的一宿晚宴上,薛老先生與薛老太太說起相識的烏龍過程,老太太說起在珠山當新娘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動與羨慕,能在珠山的老屋子裡擁有愛情該多美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