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藝術之旅
眼見碉堡藝術展就快閉幕了,我趕緊催促老公帶咱一家大小去見識一下,因我算個路癡,恐難獨闖,故不敢膽大妄行!而這趟碉堡之旅,確實也讓我們大大開了眼界。對於自幼生長於寶島台灣的我而言,根本從不解「碉堡」為何物?而金門人為何對它是既愛且恨?直至此次參觀展覽之後,才稍能理解箇中原由,裡面摻雜著金門人對民族、國家的愛恨情仇糾節盤錯,可是非常深遠難懂的。
那日,孩子們興致高昂的起了個大早,我們順著路勢之便,來到「長寮重劃區」。未下車,映入眼簾的景象,竟有些荒蕪之狀,巡視四面八方一圈,一股倦怠感油然而升,不知是已遭破壞或根本就刻意營造此種原始的感覺,孩子見我面露難色,竟自告奮勇說要帶我參觀他們上回來過發現的「秘密基地」,我有些訝異的隨著他,倒想看看他會變出什麼把戲?走著走著,在這一切為二的碉堡之內,還別有洞天,另藏有隱密空間,從沒近距離看過的建物結構,也難怪孩子們這般精神抖擻了!這碉堡曾經是戰亂下的產物,歷經戰火的摧殘蹂躪,若不如此呈現真實面貌,恐無法讓人身歷其境,那堅強厚實的外牆,就像金門人保衛家鄉的決心,那麼堅韌又忠貞啊!
順著路標經過「林厝古戰場」營區,孩子們似乎不太感興趣!或許是不了解它存在的意義,或先前已參觀過此區,顯現缺乏新鮮感,便直截了當要跳過此個展,害我錯失一個好機會和新體驗,逕往另一南山排陣地前進了。
位於古寧頭的南山,有著許多碉堡及彈藥庫,集合多位藝術家們的智慧結晶,為碉堡做了完美的註解,他們把各個碉堡整頓修飾、連結外在條件,重新詮釋一個屬於金門風味的新地標。在「南山一堡」入口處,可發現相當多特製的「砲彈酒瓶」懸吊半空中,其下用「偽裝網」舖掛著,免得不小心被從天而降的碎片砸傷,這設計確蠻週到;可惜我膽子小,還是有點提心吊膽的走過。碉堡內面佈置成「遊戲賭場」,讓人體會戰爭所帶來的恐懼,就好比用「賭」來搏輸贏一樣,而戰爭用的正是人們的「身家性命」來做賭注呀!我在實地參訪後,也多了幾分戰地生活體驗了。
同為南山排陣地一旁,有間「中山教室」,邀請大陸藝術家打造「十八羅漢像」於內,用十八位大陸和金門軍人的油畫像裝飾,每幅作品皆與「真人」同等大小,放眼望去,蔚為奇觀呢!此展藉由軍人的熱情活力與英姿煥發,來喚醒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及追尋,希望戰爭就此歇息吧!
再往前走,來到孩子們最最喜歡的「龍籐虎穴」,它位於南山二堡及掩體步道上,由十餘位竹藝師傅和藝術家共同編造,成為一座雄偉的藝術品,這類似砲彈形狀的竹籐,成為民眾可攀爬的大型竹塔,在上面有自由爬行的空間,是結合歷史藝術與休閒娛樂的新天地,也難怪孩子們愛極了這裡!顯然一見如故的拚命向上爬,在此揮霍一下體力,享受短暫的自在,流了滿頭大汗也不厭倦呢!下來之後,正前方剛好有個彈藥庫,樹下排列著幾張長板凳,供人休憩、唱唱歌!在一展歌喉之餘,也抒發心中之情,讓歌聲拉近彼此距離,想來主辦單位用意之深,在此可見一斑呀!
沿路來到南山三堡及彈藥庫,因開幕當天有行為藝術真人現場表演,所以此區相當搶眼,亦引發熱門話題,曾因主角「垠凌」為情色模特兒,惹起某些爭議,她透過美好胴體的展示,來表現戰爭所帶來的殘酷現實,讓人徒感無奈悲憤。遊客們到此一遊,大致都能體會主辦者的用心策畫,把它當成是「藝術」的一部分,不再模糊視聽焦點,實屬可喜可賀!
參觀完「南山區」的碉堡展,續往慈湖大碉堡「軟目標及喇叭茶」。這「軟目標」是另一種藝術的體驗,孩子們像見著「兒童樂園」般的喜上眉梢,直奔軟綿綿的雪白隧道,裡面陳鋪著前所未見的安全步徑,走在欲陷欲浮的海綿道上,雖百分百的安全,但我還有些膽顫心驚的壓迫感,我想這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柔軟」的大碉堡吧!孩童們活潑蹦跳的往前躍進,亦有孩子嘻哈笑道:「這裡好特別喔!」足見這確實是從未見識過的碉堡呢!
往上順著階梯直達「喇叭茶」,在此可看見一個超巨大的鐵製喇叭,喇叭口吐出一片類似大舌頭般的平台,放上數張桌椅,成了一個獨特的飲茶區,象徵以往敵對的狀態已獲改善,兩岸親朋好友應再聚首,喝茶聊天話家常了!這將會是一幅多麼美麗又令人嚮往的景象。
告別慈湖,我們往另一方「水頭茅山塔」報到。這裡的塔山堡及彈藥庫,有別於前面的碉堡,有著另一層原始的氣息,風格也與他堡迥異。藝術家將「一號備戰堡」空間改製,懸吊著一具大型螺旋槳,以慢速旋轉到近乎觸碰牆面的方式,有觸動心靈及焦慮不安的疑惑存在,時而清新飛揚;時欲窒息難耐,傳達出金門在局勢較穩定與之前不明確情況下的比照,顯得自相矛盾又理所當然!走往一旁茅山塔方向,赫見彈藥庫洞內一幅錄影作品,呈現「日出黃山」的氣魄與活力美學,真不愧是馳名中外藝術家的表現,果然有著不同凡響的質感。在「塔山二號堡」,看到歷年來兩岸「投奔自由」的歷史圖片、檔案介紹,心中不免感慨萬分與悸動!那叛逃者視生死於度外的決心果敢和有些不知足者,而後串謀做亂,差別待遇之大,殊不能令人苟同啊!在碉堡內解讀這些歷史資料,真謂「如人飲水,冷暖自在心頭」呀!
最後我們來到「塔山三號堡」,聽到巨聲隆隆作響,幾乎震耳欲聾呢!在堡口即有驚心動魄的震撼力,先是一長串的優美音符飄揚,而後利用「砸鋼琴」的恐怖聲響,來製造衝突感,解析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力與失落的不平衡,讓遊客們實地的去感受,領略藝術之美。在聽覺和視覺中產生落差,那確實是需要有相當的音樂涵養,才能作出此水準的演出。
欣賞完這些精采的藝術表演,不禁佩服主辦單位及策辦者的用心之至,令人所到之處,皆有全然不同的領悟;尤其擅用每個碉堡的特色,加以發揚光大,更能引人入勝,而唯一不變的地方是:每個碉堡展的服務人員,皆是笑意盈盈、態度親切和善、溫文有禮,解說時是巨細靡遺,使人印象深刻,而且流連忘返!這是我在金門地區,近年來所見展覽,人員素質最高、最能代表金門、又最能令遊客們有賓至如歸之處!
趁著週休假期,趕緊計劃一下您的行程,來趟知性的金門之旅,相信絕對不會讓您後悔的,更重要的是碉堡展的展期已延長!所以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來觀賞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和所有金門朋友來共同回憶,屬於大家的美麗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