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生活札記》我不是天才、白痴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惠芬。
點閱率:712

海倫凱勒天生殘障,眼睛瞎了,所以發明盲人點字,貝多芬耳朵聾了,所以有交響樂,這些人都是面對生活要生存,苦苦逼出特異能力。我在台工作時,老是覺得自己是傀儡政權,龐大的工作量,逼我不得不改變方法,或閉起眼睛,用腦袋做上去;四年電阻,腦子短路,記憶力消失,工作幾年電子生產線上,眼睛、腦袋、體力都不能勝任,生不如死。小時候愛下棋,電子公司洗腦幾年,連棋書都看不下去,腦神經分裂後,生命已經由彩色變黑白,每天嗑鎮定劑,才能安眠。

爸媽晚婚,爸大我四十一歲,我二十歲唸大專,爸都六十一歲,二十幾年前,又沒有老人年金,所以弱冠一成年的我就得逼自己養自己了。

我從小跟哥哥一樣,愛下棋,面對艱苦的環境,毅力比較強,棋盤上的將士相車馬砲,那一隻不會死呢?只有邊卒無名,永遠占個位置,棋散還站「一席之地」。

我愛吃、愛喝、愛錢,我是俗人,凡夫俗子,我不是超人神仙,但是「錢四腳,人兩腳」,永遠也追不上,尋尋覓覓二十幾年,漂泊潦倒不得志,五十而知天命,又回到原點。

我不懂什麼叫「開天眼」,我只知道我苦不來,我才放棄用眼睛做事情。

我們家,祖父如活著一百三十幾歲,爸九十二歲,我五十一歲,在金三世人口。在金五十幾年來沒有安定工作,人口老化掉,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媒體實在沒有報導的價值。有的人一百年七世人口,在金都有工作,豐衣足食,人口回春,工作機會多,人口沒外流。我們家人口老化掉,爸的老年年金一月六千元,吃得省,多少能存一點,有的人給兒女養,全部存下來。我年輕不愛回家,第一沒工作,第二年輕吃得多,在台三菜一湯很平常,如果遇到好老板,給吃給喝,還能存點錢,不是完全當奴才,也是苦得有價值。

回來拿殘障福利,想過三菜一湯的生活很難,又沒有尊嚴,如果能年輕十年,我還是選擇過流浪生涯。

台幣很薄,如果吃飯三千、水果一千,就吃掉四千元了,低收入扣掉水電、瓦斯、電話費,剩得也不多。我常幻想,我很年輕,坐辦公桌,三、四萬元的薪水,吹冷暖氣,進出大樓,走路生風,有足夠出國看親戚朋友的能力,而不是為衣、食、住、行、育、樂關了一生。

當家是一種苦難,柴、米、油、鹽、醋、茶,一切都要簡化,用電鍋,都是白切、白宰、下水湯、電鍋蒸出來,有時「食不知味」,好在也沒人挑剔,那一天躺下了,明天在什麼地方,不知道。

白痴、天才一線之間,有時候突破現狀,就是天才,有時候白吃、白喝,安於現狀,就是白痴。我老了,累了,不是「行萬里路、破萬卷書」的料了,我只是個生了病的普通人。我可憐自己的時候可憐別人,不可憐自己的時候不會可憐別人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地靈人傑,仙風道骨,德不孤必有鄰,我不是要當潛龍,要當神仙;錢不是自己能力賺的,我和爸節省一點,做其他事,留一點給人思念。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