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親子一線牽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金治。
點閱率:537

前些日子接獲城中輔導室來電邀約至校淺談家長生涯規劃的經驗分享,備感驚寵,也因上班時間相衝,故而婉拒,實感不好意思。

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了十七年了,也就是當了十七年的媽媽啦!滿肚子的媽媽經,想趁此機會大洩一下,抒發情緒一番,本想用電腦打字,可是不習慣,只好用手寫的,凡走過,必留痕跡,特寫此文以紀念,順便祝福我和女兒的生日。

親子關係是一條永遠剪不斷的線,能夠成為母子或母女,前世一定是一家人,今世才會結緣的。雖然,現今的社會科技發達,卻也替代不了親子關係,以致造成許多的亂象,金錢至上,道德的淪落,犯罪者的年齡下降,讓我心頭一驚!這個社會怎麼了?生病了嗎?如何挽救?這在在關係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層面上。所以在元宵節放燈祈福時,李炷烽縣長就提及專職媽媽的輔助金方案,讓媽媽們能夠全心全意照顧孩童,讓他們歡喜、平安、快樂的長大,但願能夠早日實現。

回想孩子小時候,一起玩、一起看書,真的是一本快樂回憶錄。一眨眼,十七年了,孩子大了,也難免會擔心,尤其是交朋友,深怕受其影響,不過孩子蠻乖的,大女兒是高二,同學替她取個綽號─閃亮亮,因為她很愛笑,我之所以出去工作,也是因為她,不希望我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媽子,所以晚上全家人的肚子也全靠她張羅。她還有一項技能就是剪髮、染髮,我和妹妹、弟弟都是她的客人,免費哦!當然有時間也會聊及同學的問題,以及八卦新聞,也跟她說在校同學若是心理有疑難,可以去輔導室尋求幫助,雖然有時會有爭執、冷戰,我會先開口,她會傳簡訊、小紙條道歉之類的。雖然我也反對高中交男女朋友,但是,我會在旁觀察,值得一提的是我灌注的觀念,不能影響彼此的功課,互相加油打氣,不能接受太多的物質贈予,萬一做不成「好朋友」也要做普通朋友,一切禁忌,統統不許動。不曉得是社會太開放,還是「性興大增」,前些日子,朋友陪太太做產檢,發現有三名女高中生大剌剌穿著制服去「驗尿」,還問護士準不準,這件事我也跟她提過,也在街上遇到過所謂的「小媽媽」。我要她明白:用自己的一生,換取這樣的下場,值得嗎?希望她不要取笑媽媽太古板才好。

提及老二,讓我蠻心疼的,從小就很獨立,也很節儉,跟大姐是兩種不同個性,手藝很巧,兩三下就可以造出一個佈景,敏銳的觀察力,對繪畫的熱愛,更在多次的得獎中而窺知,雖然她的音樂造詣不高,可是就有一股苦練的毅力,明知笛子吹不過同學,就是想努力一下,回家一有空就吹,所以,三步五時,可以聽到笛聲,還有每次出遠門比賽,都會打電話報平安,也會買小禮物送家人,雖很不捨口袋的錢,不過也是一番心意。國三的她,課業的壓力,她希望我不用擔心,她會拚的,曾在作文簿寫到她的夢想,將來能當一名畫家,擁有一間自己設計的畫室,播放輕快的音樂,與來賞畫的同好者,把茶論畫,該是一件多美好的享受啊!她知道夢想並不一定實現,但是擁有夢想,就有了努力的目標,加油吧!「芋頭」(同學取的)。

善於表演及領導能力佳的宇斌,也因上有二位姐姐,倍感陰盛陽衰,所以他拜託我再生一個弟弟,果然不負他所望,終於有了弟弟,在小學階段有些不好的習慣,也怪於我的求好心切而衍生出來的,好在上國中碰到嚴格的許績贊老師,我不諱言將孩子的行徑告知予他,希望能借助老師的循循善誘,以導正其行為,上學期當了風紀股長,這學期就當班長,我相信他有這能力能將全班帶得很好,雖然回來時,會跟我提到班上的種種,似乎有點壓力樣子,我向他說明,唯有借助老師的威嚴及各股股長的通力合作,才有辦法管理好班級的。前些日子他跟我說一件很糗的事,即上完數學(補習),看見導師的座車,沒看清楚是師母開的,立即喊了一聲「老師好」,當場糗死了,我告訴他,不會丟人,搞不好,師母回去跟老師說:某某人很有禮貌呢!他希望將來當一名設計師,也許家裡的事業而影響,因為爺爺、爸爸、伯父、叔叔都從事裝潢。

而最小的兒子已上小一了,也就是哥哥作文的「酷弟小宇」,雖然在構音方面有點問題,但是他敢上台說話,就已很了不起了,因上有二位姐姐及一位哥哥,所以在課業上有很大的助益,畫畫方面有二姐指導,電腦有哥哥陪著他,更是大姐姐廚房的好幫手。記得有一次,在補習班,他的同學告訴別人,他不會說話時,我很難過,因為我在那裡上班,當時我就對那位小朋友說:「小宇把你當成最好的同學,你不該這樣說他,他會難過的,他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口齒不清吧!」,而那位小朋友也答應了,不會再說他。我轉身跟小宇說:「別難過,他不是故意的,原諒他吧!」可能由於年紀小,最喜歡跟我撒嬌,睡前一定說:「媽咪!媽咪!我最愛您了!」

放假日,我喜歡帶著孩子逛菜市場,挽著孩子的手,認識的人都說:「孩子都比媽媽高了。」心裡直暗爽呢!或許有人心裡會存疑?因為在菜市場可以讓孩子明瞭菜販的辛苦及如何購買民生用品,不要長大了,不知道如何買菜呢!孩子大了,總要到外地求學,一些生活的技能要及早訓練好;例如:一星期買早點、倒垃圾、洗碗,這些工作輪流由哥哥、姐姐負責,而我不會因孩子買早點而晚起,相反的我規定早點要在家裡吃,我會陪孩子一面吃、一面看晨間新聞,這是我們一天中親子相聚的時光,也是一天美好的開始。

不管孩子多大,父母的關懷一定少不了,孩子快速的長大,父母的腳步也要快,不然的話就趕不上喲!孩子口中的「沒有人了解我?」而衍生的社會問題有多嚴重啊!真的,許多父母只要孩子平安就好,而表面上的平靜,真的就沒有問題嗎?孩子往往有許多問題,只因父母的忙碌,無法停下腳步,聽聽孩子說話,而釀成了悲劇,這是不為我們所樂見的。

所謂「生的容易,教育就難了」,做父母是一門艱深的學問,關係到家庭教育,孩子的人格發展,如何與孩子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的,這些問題真的值得父母再接受成長教育。

我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傳襲給子女的是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及觀念,希望藉著他們能代代相傳。這些年,看著孩子的成長,也讓我跟著成長,不斷鞭策自己,了解孩子現在的課本在教什麼,老師之間的互動如何,傾聽孩子的苦悶,研讀每一年齡的心理層面的書籍,不要以為自己的成長史跟孩子是一樣的。所以我一直很感謝城中為家長們辦了很多場次的親職教育的演講,當然會去參加的並不一定是孩子有問題才去的,所以演說的老師開玩笑的說:「來參加的父母是沒問題的,沒來的才是有問題的」,從專家所述說的理論,嘗試去實行,家長經驗分享中,改正自己的缺失,這就是參加者最大的收穫,不是嗎?因此,城中的用心良苦,都是為了孩子好。

父母好,孩子好,社會好,大家就平安了,雜亂無章的寫著,純粹是看見社會亂象,而抒發的情緒,並不是標榜自己是多棒的媽媽,親子是一輩子的緣份,不管多晚,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溫暖,願為父母加油!孩子加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