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方傳說》民間諺語摭拾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文鍊。
點閱率:966
字型大小:

一、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昔諺「八山一水一分田」,道盡耕地不足,生活貧苦的窘狀。

二、父母無聲勢,送子去作戲

早期歌仔戲演員,大都來自貧苦的家庭,俗諺有:「父母無聲勢,送子去作戲。」意謂家庭貧窮才會將孩子送到戲班「搬戲」。

三、臭屁不響,響屁不臭,若是番薯屁又響復臭

這句諺語意思是說番薯吃多了,屁多且又臭又響。

四、五百年興金,五百年興廈

民國修︽金門縣志︾卷三,喻興衰有時,而以金門、廈門做題材。

五、行船跑馬三分命

這句諺語是說,行船人的風險,亦道盡了行船人的心酸。

六、蟳無腳,  行路

這句諺語用來比喻,再能幹的領導人,若是沒有旁邊輔佐他的許多部下或幫手,他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七、心裡一分,嘴裡一分

喻毫無心機的人,心裡有啥嘴裡就說啥,實在憨直得可愛。

八、在生一粒豆,卡贏死了拜豬頭

此句諺語是告訴我們為人子女的,行孝須及時,父母在世時能奉養他們一顆豆子,比死後拿一付豬頭三牲拜他們有用。

九、隕痀拋轔斗,吃力閣歹看

這句諺語是說,去做不合身份,或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不僅吃力不討好又不容易成功。有警惕人量力而為之意。

十、十二月吃菜頭,六月才轉嗽

這句諺語是說,事情過了很久,問題才出現。有些事情處理不當,問題立即出現,也有許多事情,問題的潛伏期很長,一被發現即不可收拾。

十一、煙火好看無外久

這句諺語描述了煙火轉瞬即逝,但實際上它乃在暗喻人生榮華富貴的短暫。

十二、風水輪流轉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事之榮枯盛衰,世代交替,並非一成不變。先人對天道之輪迴特別有一番見解,從諺語中,可見一斑。

日常我們聽到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三年一閏,好否照輪。」「有時星光,有時月光。」「圓人會扁,扁人會圓。」皆是。

十三、無金不成同、無地不開花

金門雖是具有軍事色彩的海疆小島,但明代在科舉的表現卻十分突出,尤其嘉靖和萬曆年間,登進士者有二十餘人,仕宦稱盛,故有此諺。

十四、阿婆炊粿─倒塌

這句諺語是說,碗粿好吃與否,在於粿身是否夠Q;好吃的碗粿中間內凹不糊爛,主要原因除了米的品質外,蒸煮過程中爐火的溫度及水分的蒸發等都是決定碗粿品質的因素。

十五、九里三提督

清季東南各省是明代遺民「會黨」出沒的地方,康熙、乾隆期間,台灣先後有林爽文、朱一貴的作亂,聲勢浩大,幾乎攻陷台灣各地城邑,金門素有東南海疆重鎮,為台、閩交通重要門戶。鄉人隨軍赴台平定林、朱有功者,尤以邱良功、蔡攀龍、李光顯等人的功勳最為著績,號稱「九里三提督」。

十六、明代出文臣,清代多武將

清代中葉,東南海上艇匪橫行,商旅不勝苦惱,從來多賴金門人士子弟投效軍旅,始將艇匪平定,武功彪炳,威鎮海疆,故曰:「明代出文臣,清代多武將。」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