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生活札記》副刊與我

發布日期:
作者: 朝霞。
點閱率:564
字型大小:

一直以來,都有這種想法,如今化為行動,不知效果為何?那就是把自己這些年來在副刊的筆耕,周圍親朋好友,認識的、不認識的文友對「它」的反應做一下整理,怕有人說我在沽名釣譽,但習慣用筆名的我,就是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已。

想寫的、想說的太多,最早由個人出發,如今習慣記錄日常生活的種種,包活眼中的金門,顏重威老師那晚說的話我記憶猶深,「不管寫什麼,好的、不好的都好,那是金門人的生活。」我記住了,我能做就做,好壞其次囉!當代人記當代事,是最實際的吧!

清明節將至,慎終追遠的日子,我們總會各家老小集中在奶奶墳前,去年,堂嫂對我說:你寫什麼我都有看,你用別的名字我知道,我知道她意指「清明懷想曲」與「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庭廣眾下,我有些羞澀,但這或也是說給地下的奶奶知。「和時間賽跑的人」是為鼓勵化療期間的她以及同病相憐的人,巧的是,登出的當天,我跨海來到她家探問,她看到了,指著上頭的字,那是「朝霞」筆名第一次的出現,上天有意安排的吧!我說:「要加油哦!我們都要加油!」因為我也是從醫院手術出來的。

有一陣子,村中耆老凋零得快,我感受頗多,「送您一程」送的是同學的老爸,沒想到,他老哥,同在金門日報服務的他,拿著報紙給遠嫁台灣的老妹看,先讓她猜寫的是誰?再猜是誰寫的?我想,我也為他老爸留下一點痕跡了吧!「閩南文化研討會」上,朋友介紹我和另一常投稿的文友認識,他也是來發表論文的,其實他是村中人,年紀比我輕,他一開口「我知道,『大紅燈籠高高掛』嘛!」我停了一下,那是「許獬授官四百周年」村中的大事一幕,旦上副刊頭條,難怪他知道,而他,也的確為會元祖寫了不少東西。

因為職場關係,有時不免有感而發,「園丁工作甘苦談」寫出了一些同事的心聲,有人說「你應該拿給校長看」,我笑笑,事實上,校長也曾對我說「你寫什麼,我都知道」,我又是驚喜,又是惶恐的。鳳凰花開時,為首度跨海畢旅的我們寫了一段,家長倒是不少人看,而學生的作業有人想到利用它。極少用真實姓名見報的我,換了不少筆名,有朋友見了我且直接叫「筆名」,怪怪,當然有朋友直截了當的說:「你可以寫一些抒情文啊!」我有時會笑笑說「『記錄』都來不及了」,是真的,有時會有這種莫名的使命在。

某年暑假,一行四人興沖沖的前往桃園參加「全國文藝營」,結束後,做了一些整理,我的文字向來是筆記上找得到的,但三天兩夜的課程合起來不小篇,結果,在金門文藝營會場上,吳鈞堯學長拿著「它」對大家說,然後問「『朝霞』在會場嗎?」我抬頭和他眼光交會,沒舉手,沒應答,自此,不少人知道我這筆名,而這,還得感謝我的貴人之賜呢!

碉堡藝術館開展當天,我的「初探」見報,在林厝古戰場上,眾「藝術家」、文藝愛好者相聚一堂,王老師說「你真是觀察入微,鉅細靡遺」,我真受寵若驚!「聽!我在唱歌」,管理員的她說:「我看到你寫的了,還說自己本來不及格呢!」

十二月上太武山見到阿兵哥沿著山闖關,閩南文化研討會外見識到自日本回國的王柏林一家人的親切,拿著潤餅皮包鹹粿吃,我常形容自己常常是「不期而遇」,不是也有不少作家說「人生的意外」才更可貴,我知道,每次的記錄在各個角落都有人在看,可見副刊影響力不小,雖然我必須承認不少人是看「作者」再看文章的。

我也是解說大使,我的理念本來就是:每個人都能多了解金門,在適當時機推銷金門,那金門的未來才可期,但,肯花時間、精力去體會金門的人,也才更能說出「有內容」的金門。

學校的小朋友,其實離副刊還有一段距離,但不少的他們是透過家長才有感覺的,你們老師又登出一篇了,什麼筆名就是他啦!「多彩多姿的童年」在他們之間傳開來,有的學生已進入國中了,那也成了他們小學生活的回憶。「教室外的天空」,將自己的所見轉給小朋友,配著實體,沒想到一位家長在餐會上對我說:老師,你寫的那口井是我們家的吧!我真不敢相信,有人看得如此仔細。

我的生活,我走過的足跡,有幸的可以在眾人眼前呈現,同學在元宵節花燈會場說「趕快幫我們多寫幾篇」,我聽到了,有些壓力,對於我有所體會的,親自參與的,我才有能力行之於文,而這時,我只能試試,回家後試了還是不行,有機會去訪問人、做記錄,也成了我人生的另一嘗試,蛋畫成名的他,有一回對我說「言鬼謝」,我反倒靦腆起來,怕自己寫不好,他則客氣的一再道謝;同事見了也說「你寫得真好,要是我某親人在你一定可以寫得更好:::」,唉!人生憾事。

我在花蓮的日子,那是進修時的生活點滴,但怎會有人敏感到看到「花蓮」就知道是我呢?也許吧!有緣人不管多久未聯絡、未見面,透過一些媒介,也能彼此知道生活近況,這真是太神奇了!真希望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親人也能知道今日的金門,「兩地相思」有這種用意,誰叫高齡九十七、此刻仍危急的外婆,口中念的盡是離開了六、七十年的金門呢?

走過那段只抒個人情感的日子,如今見識廣了;走過那段手寫寄稿,報社人員再打字、編輯的日子,如今電腦化了,加上網際網路的普及,副刊與讀者的距離更近了。感謝辛苦的編輯經年累月的辛勤耕耘,金門日報的副刊真的不一樣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