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茅山塔的傳說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鴻文。
點閱率:1,051
字型大小:

然而雖然遭石塔壓制,五馬以地靈維護,仍奮力向前奔馳,拉扯的力量,使塔身明顯地傾斜一方,而塔前斑紅色岩石,則是五馬咳血所致。到了明末,五馬又有奔騰之象,這時鄭芝龍二世祖鄭達德,經由廖明師指點,葬在這個穴位,終於成就延平郡王鄭成功組織海上雄師,據金、廈兩島,並收復台灣,傳子鄭經、孫鄭克塽,與清朝周旋抗衡,延續明朝國祚於海外,共二十三年之久的偉業。

以上的傳說,因為解釋了塔的建造經過、塔身傾斜的理由,甚至牽扯到鄭成功父子事蹟,前因後果,活靈活現,彷彿煞有其事,所以流傳較廣,另有一說,也是說塔是為風水而建,然而情形有些差異。

開頭理由相似,朱元璋定了江山後,為免除再有「真命天子」出現,問鼎中原,於是派周德興巡查全國,之後的情節,就有些不同了。皇帝在他臨行前,給他指示:「遇龍脈則絕之,遇虎穴則傳之。」可是周德興聽錯了,以為不管龍脈虎穴都絕之(因閩音絕、傳兩字音差不多。)於是他佩帶了皇帝委令給他的青龍寶劍,周遊訪查全國,不管龍脈、虎穴、蛇洞、猴窟,一概以誅殺而絕之。

當他來到金門前水頭,也就是茅山塔的位置,他發現這一座圓圓的岩峰,處在形似獅子的山旁,於是斷定這是好風水地:獅球穴。他命令建築師在上面建一座石塔,就像一根石針,要釘死這顆球,以為這樣獅子便無能為力了,可是當完成時,仔細一看,不禁駭然大驚,因為他看見這個獅球穴脈不但沒有死,反而霞光萬丈,獅球越加活潑地團團轉著,原來石塔不但沒有釘死那顆球,反而球在針柱中閃閃滾動,形成「雄獅弄球」的最佳風水。

周德興勃然大怒,從腰中拔出青龍劍,向岸上一揮,只聽見一聲霹靂,暗天黑地,一連下了三天三夜的紅雨(即血雨),獅頭掉到一邊,而成為今日茅山塔對面的獅頭山。

那麼,有沒有哪一個傳說是真的呢?這誰也說不清,有意思的是,這些傳說都為茅山塔添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後面的故事,把獅頭山的成因也說出來了,挺有意思。看著茅山塔與週遭景物,談談稗官野史、村里傳說,亦有助於遊覽的興致。茅山塔一共有六層,加一個著於岩石的底座,上窄下寬,塔尖為葫蘆頂,以花崗石實心砌成,呈六角形,非常堅固。座落在茅山上,由於位置高,加上塔本身也有十幾公尺,所以成為水頭明顯的地標。塔的週遭,樹木不多,光禿禿地,只有稀疏生長在岩石縫間的茅草,真可謂名符其實的「茅山塔」,然而也因為如此,它能引人產生一種莊嚴的感覺,有如在此山上守衛的英勇戰士,昂然屹立於此地。姊姊一連拍了幾張照片,說要帶回去給好友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水頭茅山塔,我也拍了幾張留念。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文台寶塔、倒影塔、茅山塔,三塔均明江夏侯周德興於洪武間備兵金門,相度形勢,遍立城砦,因建以為航海標誌。」可見塔確實是明朝周德興建造,時間在明洪武二十年,至於用意,其實是軍事用途,防備當時海上倭寇的入侵,建塔以引導船隻。如今,從茅山塔下來,塔山一號堡前面,修有供遊客遊覽的道路,旁邊有製作得十分精美的銅浮雕,是仿明朝地圖製成,那是從海上觀看沿岸風光的角度。我心裏想,有一部份,就是那茅山塔附近的景觀,也許和爸爸從鼓浪嶼回返金門時,所看到的景觀,相差不遠吧!

到如今,茅山塔拆除後的四十餘年,兩岸減低了敵對狀態,已開始有了交流,當初為了避免成為砲彈瞄準指標的顧慮,已經沒有了,於是有了重建的構想。自金門成立國家公園後,觀光建設更積極展開,茅山塔的復建,當屬其中之一。去年二月,縣府開始復建「茅山塔」和「倒影塔」,如今,已將茅山塔重建完成,爸爸除了故地重遊的欣喜之外,也看到了屬於今日的當代風華,帶給水頭新的經驗與感動。對孩子們以及其他人來說,則看到了歷史與文化的重現。當週遭環境美化工程完工後,茅山塔會是一個新的觀光景點,休閒遊憩地區,相信新的茅山塔,將同樣為人們所喜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