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火餘生錄》戰時十日記
生活在戰地,日聞砲聲,可說是家常便飯,因聽慣了,也感覺砲戰並不稀奇,也沒有什麼可怕。但是,從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開始,金門的戰時生活,就跟往常不一樣了,從這一天開始,連續不斷,打了四十多天,為了要了解當時實況的回憶,我參考了十天的日記,作了一次簡單的報告。日期是自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起至民國四十七年九月一日止。
(一)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六),氣候晴。於砲戰之前的近月中,台灣海峽,時勢緊張,故金馬備戰,有早作準備,當時金門的民心士氣,均以熱烈,迎接勝利,實有把握。於砲戰前,士農工商,各勤其務,視戰爭如平素,毫不緊張,惟待號令之集,必立即武裝整齊,以備戰鬥,以當時金門的民心士氣,都存有一種未來已有把握及必勝之信心。至其當日下午六時四十分開始,於不知不覺之無意中,砲戰果然發生了,砲戰之過程中,我已在金門日報民國九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副刊已有談過了,現在不必再重複了。
(二)八月二十四日(星期日)氣候晴。這一天,金廈砲戰非常猛烈,雙方對打的砲火,都很兇猛。為恐共軍來登陸有準備迎戰,亦為爭取勝利,當日縣府下令通報金門民防隊員,隨時武裝及武器齊備,並通報防空洞必須加強整修。我們在本村(歐厝),除了齊備武裝之外,並且在下午,本村的民眾,都動員起來了,全體的力量,專作整修防空洞的工作。修至六點多鐘,警報聲又緊急的發出來了,全體的民眾,就很迅速進入防空洞,這時候,共軍的大砲,就開始向本島(金門)射擊,頃間,國軍的砲兵,也就開始反擊,這段時間,雙方的射擊砲火都很猛烈。防空洞內,因面積小,人又多,所以小孩子們都是哭和叫,那種雜聲,秩序實難維持。戰至很晚,方停止火力,以當時的聽聲與研判,是國軍射到最後數發才停止,一般的說法,今天的砲戰,是國軍勝共軍,為什麼?因為兩人打架,不再還手的人一定是輸的。
又據一般之說,當天下午,也有海戰,但因近日無報紙可閱,故無法了解詳情,而從各方之消息,當時的勝利,都是很有把握。
(三)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一),氣候晴。因砲戰兩天以來,地方上的治安問題,及備戰中之工作,變成是一件很難平順,也很難處理的問題,尤其是在自己的村莊,自家的族人,不敢用法令而行順服。在城市,因有憲警,若發生意見不同,彼此不睦,不論大小事情,比較有辦法,也比較容易處理,所以治安比較良好。但居農村的地方,都要靠村公所來維持秩序,實在很難周到,只有請自然村當地人協助處理。又在這幾天中,共軍的大砲,向金門射擊也很兇,而且也有飛機向金門的領空飛行。因此之下,防砲工作及備戰工作,一天比一天緊張。八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我們自然村(歐厝),於上午為了修理防空洞,竟有小部份的族人,引起了工作不平均的不滿,提起了住區的界限,及六和七鄰的分別,造成意見多多,使處理的人,實在很難受。
當天下午,共軍的飛機,又再進入領空,大家就爭進入防空洞,因洞的容量不夠大,大家雖然勉強擠進去,這時候,洞內就發生了不少族人在吵架。你一嘴,他一嘴,從這些吵嘴中聽起來,大家都很不安寧,雖為避難,但治安不好,也不是辦法。余見其情,即以勸解方法,以作解危,維持之後,至終雙方無事,以渡難關。經此見感,戰亂之時,治安之務,乃是一件很重要之工作。
(四)八月二十六日(星期二),氣候晴。連日以來,共軍的大砲,不停的向吾島大小金門射擊甚兇,企圖登陸金門島嶼,但因國軍戰備充足,心存迎戰取勝之信心與決心,必有把握。在此風雲之中,凡有任務者,各守崗位,惟因一般無任務者,經常為躲防空防砲,因行動緊張,故秩序較亂,尤其歐厝一些淺智的婦女及民眾,氣量太小,因此,近日她們不但無互助合作,且互相吵嘴甚多。這也是證明亂世的行政工作,防範之務,並無澈底,因之,治安甚亂,小事特多。
正在風雲之亂中,忽來號外消息,報導今日上午八時,共軍米格機八架,飛向我台灣投降,金門軍民聞知,其歡樂之心情,實難形容,在此證中,大陸反共之情,當時情勢,可見而知,更對此場戰爭,更有必勝之信心。
(五)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三)氣候晴:自共軍大砲向本島(金門)猛射擊以來,島上近日之中,無論軍民,都很緊張,號令之下,應備迎戰,我民防隊員,均集合待敵,決心欲取,迎接勝利之來臨。民防之集,惟作待應,並無任何工作,惟有專門注意非法份子之活動,以固地方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