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感恩的心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金治。
點閱率:711
字型大小:

最近常在金門日報展閱了許多作者描述的童年的情景,很多相似的場景,一幕幕出現在眼簾,感覺是那麼地熟悉,這麼地親切,幾乎快遺忘地那一段童年記憶,恍然間又全湧上了心頭。

許久沒有回家看爸爸和媽媽,覺得很抱歉,雖然近在咫尺,卻沒有空檔回去。或許這只是一個藉口吧!為了不忍見父母白髮蒼蒼,日漸衰弱的身影,而有所退卻。

每一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出生背景,是由不得自己來選擇的,屬於五年級生的我,更有著不一樣的父母,住在一個靠海的村子,兩戶人家擠在一間破舊的古厝,裡面還分住著阿兵哥,也幸好有這些阿兵哥的剩飯剩菜,養活了我們,而那個時候,正所謂的「單打、雙不打」。

談起我的爸爸,雖然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可是從他的外表,仍不失俊俏的臉龐,高挺的身高,絲毫沒有被歲月所消褪,很遺憾的是沒有遺傳到爸爸的外表,否則我可就是美女啦,爸爸的存活是一項奇蹟,阿嬤說,小時候生病,沒救了,把他放進木箱子,蓋棺論定的時候,突然醒過來了,結果耳聾了,啞巴了,好在腦瓜沒有燒壞,而且挺聰明的,可惜沒錢讀書,否則那他的一生不會是如此的平淡了。

而媽媽更是命運坎坷,從小就被人從內地偷運出來賣為婢,長大後,又被阿嬤買來當媳婦,應該生活會好過點,沒想到丈夫又聾又啞,婆婆當權,大嫂強勢,好在媽媽脾氣好,任勞任怨的,不然的話,叫她如何活下去呢?過了沒幾年,阿嬤分家,爸爸分到幾塊貧瘠的田,農忙的時候,挺著大肚也得上山,爸爸出海捕魚回來要撿魚,補網子,加上爸爸又愛賭,所以家裡常吃薯簽伴菜脯。

以前的人沒有節育計劃,就一直生到停經為止,媽媽前幾胎都夭折,聽從阿嬤的建議,領養了未滿月的大姐來添丁,果真生了大哥、二姐,然後又領養了大嫂,生下了我,很愛哭,接下來又夭折好幾個,阿嬤說要把我送人,免得又剋死弟弟,可是媽媽不答應,把我留下來,記得有一晚砲戰的時候媽媽挺著大肚子手裡抱著我,急忙跑出去躲防空洞,一不小心撞到石頭,一時間沒察覺肚子是否撞到,趕緊拉我躲入洞內。過了幾天,媽媽肚子痛得不行,才請姊夫送到醫院急救,醫生告知難產,須要開刀,要簽同意書,當時只能救一人,媽媽要求救小孩,姊夫不答應,就這樣媽媽結紮了,免去生育的痛苦。這些都是長大後,媽媽告訴我的。

因為這樣的家庭,大姐很早婚,雖然她不是媽媽親生的,卻是最孝順的,也是最疼愛我的大姐,雖然姊夫已過世多年了,媽媽也一直念念不忘姊夫的好。至於大哥也讀了幾年書,就去當兵,休假回來,也要幫忙田裡,由於是去當小小兵,睡覺還會尿床,他說晚上睡下舖忽然感覺有水滴下來,原來是上舖的同學尿尿,在士校可以讀書又有飯吃,而家人又可以領補給,雖然訓練很苦,他可以忍受。家裡少了大姐、大哥,經濟壓力少了許多,接著是讀書費更是問題,當時二姐也在就學,而大嫂與我同年,媽媽說只能一個人去讀,為了怕人說閒話,只好留我在家啦,因為個頭小,粗活做不了,撿撿木材,種地瓜,沒事跟鄰居大姊學勾圍巾,二姐會教我注音符號,九九乘法表,更激起我的求知慾,所以我會跟他們去學校─新湖分班。做什麼呢?我會趴在窗口聽老師講課,直到被老師趕,才走路回家,後來老師說再來,就要幫我打針,嚇得我不敢再去,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嫂放學回家的功課,她做家事,我幫她寫作業,也因為這樣子,我認字愈多,就愈想去上學,但是家中實在沒有多餘的錢,媽媽的無奈,看在眼中有多麼不捨啊!雖然會埋怨老天的不公平及命運的作弄,甚至鄰居取笑我們是啞巴的子,現在想起來也蠻心酸的,小時候的生活也靠著村子四周駐軍及港口的軍艦運送的補給,而我們家前的廣場就是囤積軍糧的倉庫,所以小孩子就像小老鼠鑽破布袋讓米流出來,包回家。有軍艦到,媽媽會煮蚵仔米麵及綠豆湯到碼頭賣,日子又經過了兩年,大哥要分發下部隊到台灣,吩咐媽媽一定要讓我讀書,從小哥哥就沒罵過我,還把我扛在肩上,二姐不乖,就被摔出去。這時不曉得是二姐要讓我讀書,或真的不喜歡上學,就提出休學的決定,到山外賣早點店工作,這樣家裡多了一個人上班,我可以去上學了,書包還是用麵粉袋縫製的,由大哥、二姐的幫助,才能得到上學的機會,年紀比班上的同學大二歲,所以特別的努力,一路的求學過程,都懷著感恩的心,用心用力去學習。

一眨眼,四十餘年了,昔日的古厝,在大哥夫婦的省吃儉用,翻蓋成白色的樓房,一進村子就可以明顯看到我家,爸爸還是喜歡小賭一下,媽媽還是閒不下來,常常打赤腳,種菜,肩挑兩桶水,孩子常誇外婆好厲害,我呢常是兩手空空回家,回程則是飲料、菜,大包小包的。從小我們跟爸爸的互動不多,或許在他老人家的心裡是很關心我們的,卻礙於耳聾聲啞,無法與我們溝通,讓我們無法進入彼此的心裡,只能彼此的會心一笑,聯表彼此的關懷。

媽媽有時心血來潮會說,假使十二胎全活的話該有多好,只跟老天搶了三個,她很認命,女人就是菜籽命!雖然從年輕吵到老,感情還是很好,爸爸習慣媽媽煮的飯菜,別人就吃不慣,我想爸爸心裡也一定很感激媽媽在兵荒馬亂的時候,沒有拋棄他,跑去台灣。反而任勞任怨的撐起這個家,也沒有讓我們變壞,雖然她不識字,但是她的身教,也深深地影響我們,難怪伯母說,媽媽生一個兒子總比她生三個還好。

人老了,總會尋其根源,現在已經小三通了,可以去大陸,我問媽媽想不想回去呢?她說太小沒印象,何況在金門也有娘家,而這個娘家的由來是:原來的主人要出洋,把她交付給妹妹,當時媽媽只有十歲,也由於妯娌眾多,閒話四起,媽媽又被送走了,但是念舊的媽媽每年那位「阿嬤」的忌辰,她一定親自來金城祭拜,我們一直很感謝那位「阿嬤」,讓媽媽有一個娘家。

當我心中萌起要寫一篇小時的記憶,也感到矛盾,把自己的身世攤在陽光下,是否適當呢?一直遲疑,無法下筆,但心想,自己的父母是清清白白、正正當當的生活,雖有殘障,並不可恥,而為人子的,只是想藉此感念父母的生養之恩,所以才會抒寫此文。

另外要感謝是大哥,雖然他是一位公車司機,服務親切,若有福氣的人坐到他的車,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好,不常見面,他也很關心我的近況,亦也感恩爸爸和媽媽有他的照顧,希望大哥不要太辛苦了,好人一定有好的福報。再則就是遠在桃園的大姐,從職場退休了,該好好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樂,在台灣就學或工作,她一直照顧著我,欣慰是她假如中大獎的話,也會讓我們分享,大姐感恩能降臨我們家,替家裡添了香火,謝謝了。二姐對家人的貢獻也不少,即使子女都已長大,仍要到市場賣菜,或許她是屬於媽媽的那種勞碌命,每次經過她的菜攤,都讓我隨便拿菜,更高興她逢人就介紹我是她妹妹,別人也會說姐姐瘦巴巴的而我則是白白胖胖的,二姐會加一句:她命好啊,這些好命,若不是二姐的成全,那會有今日的我,對於二姐給我的福田,能讓我再回報給她,希望她好好愛惜身體,早日享受清福。

我的童年,是很棒的故事,也是我教育孩子的教材,讓他們知道我的成長史及我的父母及兄姐的故事,希望他們傳承感恩的喜悅,有能力時,要即時圖報。

雖是數頁的稿紙,不足以道盡童年的往事,每寫一段,眼淚就流一次,並不是哭泣自己的貧困,而是,因我的出生,讓兄姐犧牲讀書的機會,還得努力工作賺錢,供我讀書,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因為我的出生,斷絕媽媽的再生能力,讓大哥成了獨子,肩負著生活的重擔。

承受這麼多的愛,是我一輩子的福氣,即使我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你們一樣關心我的生活,若我有受委屈,你們永遠敞開大門歡迎我回家,能夠成為一家人,不知道要修幾世的福,讓我們成了四十幾年的家人,是我們全家人的福報,該感謝上天的厚愛,用歡喜的心努力的生活,親愛的家人,衷心的謝謝您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