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金同緣溝通「兩門」情
—顏立水新著》金同集《簡介
顏立水先生是從事基層文化工作三十多年的資深文化人,也是較早致力於「兩門」文化交流的地方文史專家。二十五年前,他在普查同安縣(包括現在的翔安區、集美區等地)的文物古蹟時,就非常用心搜集和整理有關涉金的文物史蹟(主要是金門籍歷史名人遺留同安的故居、祠堂、墓葬、牌坊、石雕、橋樑、墨寶、著作、墓誌銘甚至民間傳說、俚語掌故等);在他文化局長任上,先後上報六處金門歷史名人遺留的文化史跡列入同安縣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始,他透過︽金門日報︾副刊,發表了許多介紹金門與同安歷史上「八緣之親」的地方資料,為此金門縣政府於一九九八年為他出版了︽金門與同安︾專著,成為開放以來金門邀請大陸學者撰著的第一部書。六年多來,尤其是金廈直航之後,由於顏立水先生在金門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成為當地民眾熟知的文化人士,先後有三百多人次的金門和台灣鄉親登門拜訪,他也藉此獲得了不少金門的文化信息,給後來的繼續寫作提供了許多可鑑的地方資料。他雖然至今還沒有去過金門,但金門鄉親說他是「比金門人更瞭解金門」,這是他苦心研究「金同文化」的結果。為了保存長期用「四皮」(指腳皮、嘴皮、眼皮、手指皮)累積的第一手地方文史資料,在一些熱心人士的鼓勵和關心下,這部擱置多年的書稿終於付梓,並以歷史上「無金(門)不成銅(即銅魚城,指同安)」的民間俚語命名為︽金同集︾。
該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編委、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特約畫家寇宗鄂先生設計封面,金門書畫家吳鼎仁先生題寫書名,金門作家陳延宗先生撰寫採訪序文,廈門啟悟中學美術教師何金挺創作圖畫。全書三十三萬字,八十二幀插圖,以內容分為地緣、親緣、神緣、文緣、物緣、語緣、人物、風采、隨筆九個篇章,篇篇都有古同安與金門的人和事。這些文章僅是︽金門日報︾發表遴選的一部分,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古同安(含現在的廈門、集美、翔安、角尾等地)與金門歷史上的氏族互遷、神隨人移、貿易通婚、俚語民諺、戲劇歌謠、軼聞趣事、歲時俗節、風光名勝、文物古跡等概況,覆蓋了「閩南文化」物質及非物質的主要內容,也是「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同」密切關係的歷史見證。可以這樣說,︽金同集︾是凝結顏老先生多年心血編輯的一部有著資料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地方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