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金門戰鬥精神憶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平凡。
點閱率:567

近半世紀以來,金門屹立在中國大陸的邊緣,它無視於中共在對岸所佈下的百萬大軍,無視於全島在中共砲火的有效射程下,無視於中共的飛機剎那間就可以飛臨上空,無視中共隨時可從海上,從空中來侵犯,金門像一把利刃插在中共的咽喉,也扼住台灣海峽的門戶,金門存在一天,廈門就成為死港,金門存在一天,對岸就必須佈下重兵,日夜戒備,金門存在一天,中共就別想在台灣海峽蠢動,沒有金門,台灣澎湖就門戶大開,中共就隨時可能在台灣的西海岸窺伺,有了金門就綁住了中共的手腳,牽制住中共的大軍,限制住中共的軍事活動半徑,中共是把金門恨之入骨,無時無刻不在處心積慮地想儘辦法拿下金門,可是金門不但一直屹立不搖,而且隨時隨地帶給中共無比堅強的震撼,使中共坐立不安,使中共膽戰心驚,金門之所以能夠這樣堅強,一方面是兩位 蔣總統的高瞻遠矚,一點一滴親自擘劃,先後蒞臨金門幾十次,每次都有重要的指示,另一方面是全體軍民,流血流汗出生入死,艱苦奮鬥的結果,與金門精神的鼓舞,毋忘在莒的激勵,金門精神的發揮,不僅在於「生活不怕苦、戰鬥不怕死、工作不怕難」,更在於能克服萬難,粉碎關阻,事事變不可能為可能,人人有自立自強迎接戰鬥的決心,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抱負,所以金門精神就是毋忘在莒精神,黃埔精神的擴大,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揚,充分證明毋忘在莒精神萬古流芳,黃埔精神所向無敵,金門精神人定勝天,這就是近半世紀以來金門全體軍民之所以能時時刻刻激動思想上的正義,蓬勃生活上的朝氣,鼓勵工作上的銳氣,振奮戰鬥中的勇氣的道理。

金門軍民站著像高峰頂上的獨立樹,迎著朝來寒雨晚來風,生活在金門島上就必須與島共生存,看啊!金門島在太陽之下沈思!一座島一英雄,站在風浪中宣示著健偉的形象,浪擊花崗岩石的火花,成為萬珠迸發的劃面,金門島植下戰爭的烽火痕跡,以往很多對金門島的膜拜者,特來此景仰青天白日的天空。

在金門島上單日是炮擊的日子,往往剛吃過晚飯,便聽到遠處隆隆的砲聲,於此進行著一場在金門島上豪邁的戰鬥。

於此一座島是一座山,山矗立地那麼直,是堅挺不拔的勇者,任砲火如何飛舞,依然是屹立不搖的,軍民在山腰打坑道為了戰爭,軍民流了血汗,當爆破的巨響震憾了耳膜,工作依然進行,軍民忙碌著因為國家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早晨大家拿著圓鍬十字鎬,手不停地揮動,汗不止地流出,都是為了發揚金門的戰鬥力,大夥們都明白這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在金門島上春風過處盡是鳥啼,腳印處處盡是戰鬥的吏詩。

歷史在不斷的改變中躍進,讀著明清通史,寫出以古鑑今話鄭氏王朝,但挽不住飛馳而過的風雲,於此展現著往日衛戍的盛情,且更加豪邁而自信,每個日子太陽昇起,軍民奔馳在沙場,人人是抱太陽的人,大家都深信決戰就有勝利,歌音唱高了心靈的凱旋門,曾經軍民堅定地站在自己的金門島上,驚濤駭浪拍擊著島上的花崗岩石,使大夥們的戰鬥的激情湧生如潮,軍民於此披堅執銳守護正義,軍民於此持一安危關鍵,個個舵手掌握著世界的命運,在這飛揚的年代,每一隻金門軍民的手,高舉光輝的聖火。

在金門島上,大家曾經接受戰爭的洗禮,然而它依然堅強地屹立著,譜一首鋼鐵之歌,於戰地的草原上,大家握著五七式自動步槍,來回巡視每一寸國土,那堅決豪邁的腳步,從淺綠色自衛隊服的褲管下走出整齊劃一的音響,在金門島上一面面的國旗昇起,在空中,當我仰望,一陣溫柔的春風,在空中迴盪著忠忱洋溢的中華民國頌,在金門島上大家歡呼,大家歌頌,大家是歌星,掀起雷霆般的戰鬥的大合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