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記者之路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福井。
點閱率:464
字型大小:

──新聞工作與新聞教育的探討

第十二章 新聞教育的改進之道

(一)課程安排的改變

曾志朗任教育部長時,曾公布首部大學教育白皮書,這是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的事了,至今教育部長已好幾換。當時宣示未來兩三年將修法大幅鬆綁國內大學學制,打破依系所招生的現制,放寬為可用跨院系的學程招生。

台大教務長李嗣涔主張:「傳統以系所為招生及授課單位的大學體制已不符時代需求,為增加國內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希望教育部儘速修正大學法,讓大家整合各系所為學程制,不要硬性規定大一分系,改以學程為授課及頒發學位的單位。」銘傳大傳系等七校系已決定大一不分系,但光是大一不分系,恐怕是不夠的。為了打破大傳系的教育迷思,改用學程制或許不失為可行的辦法。

曾志朗曾說:「最近幾年國科會和教育部一直努力合作推動人文與科技對話,鼓勵學生讀兩個碩士,例如:基因和法律或是哲學,這種人才對促進人文與科技的交流將很有幫助。」這一段話,強調人文與科技結合,挺適合新聞記者工作需要不過了。曾志朗的話,提供一個思考空間,可否套用到新聞教育之上呢?現在許多文法、自然科學的畢業生,為了找出路,紛紛投考大傳所,如能作學程整合,以政大新研所的課程為藍本:

共同必修:

傳播理論(一)、研究方法概論

共同必選:

新聞採寫研究、媒體批評專題、新聞史專題、傳播法律

理論組必選:

傳播社會學、傳播心理學、批判傳播理論

實務組必選:

特寫寫作、雜誌寫作、新聞業務實習、新聞編輯

政大新研所的課程,側重文本教育,假如以此為依歸,與其他科系整合,設計一套實用的新聞學系課程,譬如分為:

大傳系法政組

大傳系經濟組

大傳系文史組

大傳系自然科學組

前三年打底,念專精課程,後兩年才學傳播理論與實務,五年取得雙學士學位。如此新研所碩士班可以取消,取得雙學位的人,在實務界工作若干年後,就可直攻博士。這樣可避免現行許多理論師不懂實務之弊。

為甚麼以政大新研所的課程為已足呢?政大新研所強調文本教育,廣電、廣告、公共關係、編譯、攝影及許多理論課程都沒有,那麼是不是大傳系的課程太雜了呢?否則政大新研所的課程就太單薄,沒有道理。

因此,落實文本教育,就是落實人文教育。政大捨其所短││廣電設備與技術,取其所長││理論與文本教育,一定經過衡量的。

業界常指摘大傳系人文素養不夠,實用技術不足,假如經過改革,採五年雙學位制,揉合了美式重人文,日式重實務的特長,把傳播理論的課程濃縮、精簡,增加人文與實務,就可發揮新聞教育的效果。

這樣有甚麼好處呢?約略有三:

減少許多無用的傳播理論,使新聞教育定位明確化、有用化。現在大傳系的課程學系家庭化,是一種本位的教育,完全不考慮社會的需要以及學生畢業後所面臨的艱困處境,只是學位製造機,製造出去銷路好不好都不管了,這種教育太不負責任了,如果只為營利,那就更不應該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