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憶往》蚵仔伯返家
變裝秀
這次返金前,為聖提議大家來個變裝秀,穿上當年的制式軍服,找幾個已經開放的海防據點,拍攝復古照片。廿八日一早集合,蚵仔伯穿迷彩服,阿鴻穿防寒夾克,為聖與我是穿草綠服,為聖也準備綠色小帽,阿財找來鋼盔套上三色迷彩盔布,還有長統皮鞋,每人都帶了壓箱寶來變裝。
當我著裝完畢,那外表模樣就像極了當年老士官長,臨出門前,伯母說了:「紮上S腰帶再掛上水壺會更像,揹個背包就更像:::。」我向伯母說:帶把五七步槍就一定像了。一路上阿財車上的音響是播放著雄壯軍歌,不明就裡的旁觀者,還真會以為我們是來拍電影的演員。
特地來到沙美吃早餐,阿鴻對市場內這家加料餛飩的口味一直是念念不忘,這次又有幾位新戰友加入,一併帶來品嚐。在阿財帶領下,拜訪藏身在巷子裡牆頭上的風獅爺,自認對沙美街道還算熟悉的我,也一直不知道這尊風獅爺就安座在這裡。
在拍攝沙美一號時,當地一位耆老走了過來對我們說:「這裡是卡早的衛連:::」,真是太好了,無意中讓我們又知道。
來去建功嶼,除了要看潮汐表,走在濕滑的石板上,也需要特別小心,以免滑跤。
石板上的翠綠的海生植物,光看顏色就覺得可口好吃,蚵仔伯說:「當年他們採集後與泡麵一起煮」,而建功嶼上的管理員說:「我們金門有人拿它來養豬」,這話倒也沒說錯,當年阿兵哥能吃的絕不浪費,就跟養豬差不多。
在建功嶼門前開始拍攝復古照片,站在北哨有著那當年海防衛兵的感覺,軍服、鋼盔都齊全,還真是少把五七步槍。
建功嶼上有座士官長紀念碑,看了碑文,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忠誠部隊立,很巧合,連續兩天都看見忠誠部隊字樣,而且都在外島的離島上。雙手合十,向屬於同單位的老士官長深深一鞠躬。
到慈堤三角堡時,連續假日,觀光客還真不少。當我們正擺好姿勢拍照時,確引來一群觀光客的目光,又在那裡捧腹大笑,到底是在笑什麼?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狀況。拍完照片後,幾位曾在金門服役的觀光客圍了過來,與我們聊天話當年,有海鵬一一七師、有埔光三三三師:::,金門有著我們共同的回憶。
前進到林厝砲陣地,利用門前幾部M裝甲車當背景。既然來了,就順道進去看碉堡展,剛一走進W-020砲堡,解說小姐居然對我說:「長官,您們要來點收據點了!」那天正是碉堡展最後一天,那位解說小姐誤認我們就是軍方派來的點收人員。不是!不是!我們不是長官,急忙否認。
砲堡內立了一尊好久不見的 蔣公銅像,臉上笑容依舊,只可惜是背向著砲堡門口,有的是那雄心壯志,確也永遠無法實現反攻大陸,重見故土的悽涼。在一旁的彈藥庫,正放映著電影,畫面是一位演員對著彈藥庫的機槍射口講話,對話內容我聽不清楚,但在我腦海浮現幾句台詞可以旁白:「嘿!我又回來看你,前幾次就只能在鐵絲網外與你對望,這回我可以坐在這裡與你慢慢聊:::。」
在南山砲陣地,首先看見密集匪砲臨空,縱然有一張天網在底下接著,在一旁角落也已經破損一堆,其實破片也可以擺放展示,那才是砲戰最具有殺傷力的部份。
往內又看了新十八羅漢,穿著草綠服戴小帽與牆壁上的我方同志合影,解說小姐說我穿著好特別,並不是我特別,當年沒有穿成這樣的才叫做特別。
南山就看到這裡,再繼續前往下一站-乳山遊客中心。在乳山差不多所有防衛武器全都到齊,3‧5吋火箭筒、四管五零、七十五無後座力砲、五十七戰防砲::,都是好久不見的老朋友,我們在這裡拍照拍得笑聲連連,歡樂時光總是快速而過,下午陸續返台的航班,大夥不得不說聲再見。這次返金特別感謝天公做美,讓大雨全都下在晚上。
後記
此行感謝蔡謨利兄百忙中,熱情參與返金行列,金門就是他的故鄉,金門高中畢業後舉家遷台。民國七十一年初又回到金門服役,與我同單位。也謝謝謨利兄那幾位同學熱情款待。
(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