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詩人節看山海詩話活動
一年一度的詩人節,後山辦了一場很有味道的詩情話意山海詩話的活動,很榮幸受邀參加活動之盛會。由於東部是由四大族群組成的地方,包括原住民、客家、外省、福佬等。而此次活動突顯了四大主題的連貫緊湊、自然而美麗、深入心坎,值得參考。
第一、由地方寶桑教育基金贊助(董事長為前立法院副院長饒穎奇擔任)每年舉辦後山文學及新詩創作比賽,區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社會組,鼓勵後山文學創作者及獎勵優秀之人才,獎金非常優渥,第一名獎金計捌萬元,造就許多後山文藝作家。
第二、舉辦一場區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社會團體的詩歌朗誦比賽,結合好山好水的場景及自然美麗的詩詞,猶如沐浴在碧海藍天春風裡的情境,令人陶醉。
第三、結合地方各族群團體及學校社團、國樂演奏及原住民八部合音的演唱,即古典又有台灣原味的發聲。
第四、邀請國內知名詩人,包括:鄭愁予、余光中、管管、詹澈、白靈、顏艾琳、陳育虹、陳義芝、莫那能等及書法名家李奇茂、陳世憲、李國揚、賈音鵬、蕭春生等。詩歌創作與現場即席揮毫,展現詩歌與書法藝術相互輝映,互相對話之最高文化藝術境界。
活動時近落幕、夕陽西下、金波映碧,東海岸的海風徐徐吹拂、略帶涼意。最後於縣長公館草坪中開辦了溫馨山海詩話的聯誼酒會,輕鬆愉快、寧靜不俗,悠然詩、酒、樂、文化之結合,嗅不到政治的味道,的確是一場優美文化的饗宴,劃下完美的句點,相互珍重,明年再見。
回程的路上,對參與整個活動,心裡多有感懷,願提供幾點作為參考。
後山能,我們為什麼不能?與大詩人鄭愁予交談中,他如數家珍的道出了金門許多知名的文藝作家人才輩出,問題我們更需要培養更多下一代的人才,為文化紮根。有誰能贊助辦理培植呢?文化是永續經營的好生意,地區的資源、人文、景觀、歷史背景,相信是開創藝文人才的基礎,值得重視與投資。
運用台灣的點、線,推銷金門文化特產之面:
我常給人家講我在後山為金門賣文化特產,這是身為金門人的榮耀,就因為我們有人文、有文化、有美食、有美酒、有藝術、有景點、還有傳統,但需要的是文化的推銷員,台灣任何地區有文化活動,希望金門文化能在那裡建立文化據點,達成連線,才能全面推銷金門文化,打響金門文化真正的好特產,但這一套策略是需要綿密的計劃整合,值得慎思,也值得用心計劃。
重視節慶活動,提升再提升文化的份量:
很多活動商業利益重於文化利益,俗而不耐。如何文化的多些結合產業、商業的利益,以文化來帶動,獲得大家的利益,的確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例如詩人節,如何結合金酒,舉辦詩酒文化節,文人、雅士、藝術家結合產業,獲得利益、獲得廣告宣傳、獲得通路,這就是所謂「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相互配合,才能共創雙贏的結果。
詩是美的,如當天詩人顏艾琳在那首創作「都蘭海岸」最後所寫的::我們知道這位於都蘭的牧場,一切是藍,非憂鬱的,溫馴品種。而鄭愁予在那首「崖上」也同樣誦出::一切的聲色,不過是有限的玩具,宇宙有你,你創宇宙::。
我則說:「金門有你,你有金門,因為你不是過客,而是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