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之路
──新聞工作與新聞教育的探討
大傳系假如多是理論師,多開理論課,在知識經濟時代,既缺乏知識專業,又缺乏人文素養,學生實務又不扎實,畢業生只捧著大傳系的神主牌,到了社會要人肯定、燒香膜拜,豈不緣木求魚。
因此,新聞記者的證照制度問題,還是出在新聞教育本身,今天新聞記者不能像「律師、會計師、老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員也都要通過一定的考試才能執業」,新聞教育工作者實在難辭其咎,代表他們沒有教好,不能樹立專業的形象,以至於不能建立一套證照制度,造成甚麼人都可以當記者,媒體又怎能不亂?
假如新聞教育健全了,我贊成建立記者的證照制度,否則像今天這種樣子,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記者,各顯神通,抹殺了新聞教育的價值。這種現象,使我想起「人生五章」的詩:
「一、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進去。
我迷失了:::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起來。
二、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
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會掉在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還是花了很重的時間才爬出來。
三、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
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起來。
四、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五、我走上另一條街。」
假如新聞教育的本質不改,它就是街上的一個深洞,幾十年來很多人都同樣掉入那個洞,這是一種習氣,也就是盲目;如果你走上另一條街,就不會再掉入那個洞中,問題是你看得出看不出街上有一個洞,如果明知有一個洞,偏要走走看,沒有人攔得住你,要是你看不出,我可告訴你了,聽不聽在你,我是擔了很大的干係告訴你的。
第十六章 新聞工作的衝擊
教育的演變
大傳系的教育內熱外冷,每年許多考生投考大傳系所,把它烘托的很熱門,其實是一種假象,禁不起現實社會的驗證;可是許多年輕人又不了解,有如飛蛾撲火,實在危險。
大傳系的學生面對新聞工作的衝擊,要從三個面向來觀察:一、教育的內涵;二、媒體的生態;三、社會的變遷。如果不了解三者之間連動的關係,貿然讀大傳系,而又沒有預作準備,將來畢業想從事本行的工作不敢樂觀。